.

领异标心追踪消逝的心肌ST2对致心律

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DoctorsSharingBetter

iCardioOncology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导致年轻人及运动员猝死的重要原因,以右室心肌逐步丧失,并被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为主要病理特点。双心室(BiV)参与ARVC可导致心力衰竭。

主要病理改变为脂肪组织、纤维组织等逐渐取代右心室正常的心肌组织,ARVC患者初期为局限性的右心室病变,右心室呈进行性扩大,并逐渐累及右心室整体或左心室,引发心脏功能不全、室性心律失常,甚则心力衰竭和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近期已举办完成的ESC年会中发表研究报告,专门探讨了新兴标志物可溶性ST2、Gal-3和GDF-15在预测ARVC患者双心室受累和不良结局的作用。

研究方法

招募ARVC患者组成两个独立的研究队列,初始队列包括名患者,验证队列包括47名患者;所有患者都有明确的ARVC诊断。测定生物标志物sST2、Gal-3和GDF-15,这三者均与NT-proBNP独立相关;其它监测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心脏磁共振(CMR)晚期钆增强及临床预后。

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和单纯右心室受累患者相比,左室受累的ARVC患者sST2和GDF-15水平更高。sST2和GDF-15与CMR的晚期钆增强显著相关,也与心力衰竭不良结局相关。三种生物标志物(sST2、NT-proBNP和GDF-15)的联合应用对预测初始队列和验证队列的左心室受累具有最佳效果。从冠状动脉和冠状窦提取的血浆显示sST2具有跨心肌升高特点。

ARVC疾病进展与标志物水平变化

与冠状动脉CA相比,仅ST2的冠状窦CS水平升高

标志物水平与CMR-LGE

结论讨论

ARVC属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据研究该病以家族性发病多见,且男性患者较多。为提高ARVC诊断率,心内膜穿刺活检、外科手术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传统的检测方法,但该类有创操作不易被患者认可;虽也有报道超声心动图相关检测,但同作为无创、日常医学检查,生物标志物仍属临床的上乘首选。

本研究表明sST2可预测ARVC患者的双心室受累情况,而sST2、NT-proBNP和GDF-15的联合应用预测效率更高。sST2的跨心肌升高提示这一生物标志物是由ARVC的心肌组织产生的。

ARVC临床表型多样,容易在早期出现误诊漏诊,而左心室受累可发生在ARVC的各个时期,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功能也会恶化。尽管医学进步,但未证实任何一项治疗可降低ARVC死亡率。期待ST2等标志物更多研究和应用于ARVC患者危险因素分层,为患者的分层治疗提供依据,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引用文献:1.周敏等,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及预测价值,心脏杂志,.32(4)。2.DenizAkdisetal.Novelplasmabiomarkersinarrhythmogeniccardiomyopathy:TheroleofST2andGDF-15inpredictingbiventricularinvolvement..Front.Cardiovasc.Med.,28July.3.马慧慧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心血管病学进展,(3)。内容整理:北京利德曼市场部排版设计:三度医学如意文字审校:三度医学Rainsy

▼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kfyy/10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