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左室心肌17节段

概述:首先我们按左室的长轴把左心室大致分为三大段:基底段(二尖瓣水平)、中间段(乳头肌水平)、心尖段,然后根据左室的短轴又可以将这三段分别分成6、6、4个壁,最后再加上心尖帽,即为17节段。从三个短轴切面开始:1.二尖瓣短轴切面(基底段)分割方法:将室间隔大致分为两等分,然后把室间隔以外的左室壁分成四等分,如图:节段名称:室间隔分为前间壁、下间壁(可以理解成前室间隔和下/后室间隔)然后我们按顺时针方向来看,紧邻前间壁的为前壁,之后依次为侧壁、后壁、下壁(记忆口诀:前侧后下)

数字节段:前间壁为第1段,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可以标出1—6段:

2.乳头肌短轴切面(中间段)

同理,将室间隔分成两等分,其余部分分成四等分。

各节段的中文名与前相同,只是在后面加个中间段作为区分。

继基底段1—6段之后,中间段也从前间壁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可依次标出7—12段。

3.心尖短轴切面(心尖段)

心尖段只分4个壁,比基底段、中间段少了后壁,且室间隔不再划分为两部分。

继基底段、中间段之后,心尖段从前壁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可依次标出13—16段。

那么在左室的系列长轴切面怎么辨认这些节段呢?不妨先来看看左心系列长轴切面与短轴切面的关系吧!

(此图为本文精髓,建议仔细观察3分钟)

1.胸骨旁左室长轴:前方经过前间壁,后方经过左室后壁,因此可以推导出其室间隔侧心肌分别为第1、1+6、13段(注意观察左室长轴切面中,室间隔的心尖段前方并无右室,因此对应到短轴切面中,应为第13段),后壁分别为第1+3(与第1段对应)、4+6、13+2段(与第13段相对应)

2.心尖四腔心切面:左侧经过侧壁,右侧经过下间壁,因此其左侧心肌分别为第3、3+6、14段,室间隔侧心肌分别为第3+3(与第3段对应)、6+6、14+2段(与第14段相对应)

3.心尖两腔心切面:左侧经过前壁,右侧经过下壁,因此其左侧心肌分别为第2、2+6、13段(分析同左室流出道切面),右侧心肌分别为第2+3(与第2段对应)、5+6、13+2段(与第13段相对应)

为什么在纵切面的节段解释中采用各种数字相加的方法,是为了让我们记住每个切面的第一个节段,然后就能顺势推导出其余节段,不过完全想要记住规律也得费点心~

实话实说,由于心肌节段的中文名称说法不一,故本文用词与大家所看过的或许有些不同,不过最终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有效地传达信息给临床医生,所以也不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分出1-17段吧,写点临床医生能懂的报告就好~

本人画图拙劣,一些细节(如瓣膜、乳头肌的附着点)与实际有些差异,愿见谅。此外,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非常欢迎大家私信交流!

下期预告:打算写两个特殊的M超征象,二尖瓣狭窄的城墙样改变+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SAM征

大灰狼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kfyy/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