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起搏器常用参数及名称

1起搏模式

1.1双腔模式

DDD,VDD,DDDR,DVI,AAIDDD(AAIRDDDR)等。

1.1.1DDD模式

心室输出同步于感知的心房除极,房室均有起搏与感知功能。在无自主心率的情况下,起搏器在程控的低限频率起搏双腔。心房起搏事件启动PAV间期,PAV间期结束后心室起搏,并启动VA间期。非不应期感知的心房事件启动SAV间期,SAV间期结束启动心室起搏,VA间期重新启动。整个起搏、感知房室间期内心室感知阻断心室输出和起始室房间期。在房室间期内心室感知事件阻断心室输出,重新开始室房间期。在DDD模式,心房间期调节室房间期来维持连续心房起搏频率。

1.1.2VDD模式

感知心房后心室跟踪心房起搏。双腔感知但心房不起搏。当无感知情况下,起搏器在低限频率起搏心室。如果没有被心室感知抑制,在SAV后心房感知事件启动心室起搏。为预防(逆)传递的心室起搏SAV间期可延长,可造成起搏器在低于低限频率起搏。

1.2单腔模式

VVI,VVIR,AAI,AAIR,VVT,AAT等。在VVI或AAI模式下,如果没有自主心律,起搏器将在低限频率起搏。

2起搏输出(Output)

起搏输出主要是指起搏器的能量输出,包括电压幅度和脉冲宽度,此两项指标决定了夺获心房和心室的必要起搏强度。电压值和脉宽值可以人工调节程控,也可通过起搏器的自动阈值管理功能实现自动调节。

3起搏频率(PacingRates)

3.1下限频率(LowerRate):基础起搏频率。即无感知状态下的最低起搏频率。

3.2上限频率(UpperRate,ADLRate):包括

3.2.1上限跟踪频率(UpperTrackingRate,UTR)

在DDDR、DDD、VDD模式下心房感知后的最高心室跟踪起搏频率。即SAV间期结束后上限跟踪频率间期内的心室起搏事件。即上限起搏频率(UR)。

3.2.2上限感知器频率(UpperSensorRate,USR)

在频率应答模式下,患者运动、特别是剧烈运动时,USR可提供一个感知器指示频率的最高限制。

在DDDR模式下,如果打开模式转换(ModeSwitch)功能,USR可以高于、低于或等于上限跟踪频率。

4起搏间期

4.1基础起搏间期

在无感知情况下,起搏器发出的基础起搏脉冲间期(心房或心室起搏间期)。脉冲间期(ms)=/起搏频率。

4.2起搏房室间期(PacedAVIntervals,PAV)

心房起搏到心室起搏之间的时间。在双腔起搏模式下(不包括VDD模式),如果没有被心室感知事件抑制,心室起搏将在PAV间期结束之后发生。

4.3感知房室间期(SensedAVIntervals,SAV)

从感知到的心房事件至心室起搏之间的时间。在DDDR、DDD及VDD模式下,如果没有被心室感知事件干扰,心室起搏出现在SAV间期之后。SAV保持1:1房室跟踪至上限跟踪频率。

4.4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AV)

SearchAV的特点是提供给医师检测、反馈病人的完全及间歇性房室传导情况。通过调节房室间期与患者固有房室间期保持一致,起搏器可模拟生理状态及促进快速心房率的跟随。

4.5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

PVARP设定在心室起搏或感知事件后,防止感知逆传的P波。在DDIR及DDI模式时PVARP可预防逆传P波对心房的抑制。PVARP即在感知心室事件或在起搏器检测到室早后设定一个不短于ms的间期。

4.6空白期(BlankingPeriod)

起搏后或感知后对任何事件不反应的时间,相当绝对不应期。

4.7不应期(RefractoryPeriod)

相当于心脏的相对不应期。

5其他常用参数

5.1灵敏度(Sensitivity)

亦称感知灵敏度,是指起搏器能检测到最小自主心内电信号(或其他干扰信号)的能力。灵敏度可自动和手动程控设定。数值越大,灵敏度越低,反之相反。房室分别设置。

5.2模式转换(ModeSwitch)

此功能在DDDR/DDD/VDD模式下可防止跟踪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当出现不适当的快速心房率时,起搏器从心房跟踪模式(DDDR/DDD或VDD)转到非心房跟踪模式(DDIR/VDIR),直到房性心动过速终止。模式转换的形式如下:

心房跟踪模式模式转换非跟踪模式

DDDDDI

DDDRDDIR

VDDCDI

5.3心室优先起搏(VentricularPacePreference,VPP)

VPP房室延迟功能是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设计,该功能提供房室同步起搏和心尖部起搏的心室激动顺序。启动VPP,在P波传导至心室前该功能调节PAV和SAV间期保持一个最合适的AV间期来维持心室起搏。

5.4心室安全起搏(SafetyVentricularPacing,SVP)

心室安全起搏目的是防止交叉感知引起的不适当抑制心室起搏,防止心室超感知。心房起搏后ms内感知到心室(或干扰)事件后会在ms时发出心室脉冲。实际上,如果感知事件是一次心室除极,在ms的心室起搏将落入心室绝对不应期。

5.5频率滞后(Hysteresis)

单腔模式下启动,频率滞后是允许患者在非活动期(如睡眠)的自主心律低于下限频率。只要自主频率在滞后频率之内,起搏既被抑制。当自主频率下降至滞后频率时,出现逸搏起搏和低限频率起搏,直到下一次非不应期感知事件出现。

5.6频率骤降(RateDropResponse,RDR)

此功能为曾经有过心率突然下降症状(如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提供后备起搏。频率骤降反应通过特定期间的频率递增双腔起搏达到RDR干预目的(设置干预频率),在干预间期结束起搏器逐渐降至低限起搏频率。

5.7文氏阻滞功能

起搏器的文氏阻滞功能(在DDDR、DDD、VDD模式)用于心房感知频率快于上限跟踪频率。在这种模式下,SAV延长到上限跟踪频率。这种频率限制机制可造成房室间期逐步延长,直到P波落入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从而终止SAV之后的心室起搏。在DDD/VDD模式会造成重置房室比率,如3:2阻滞。

5.8心室起搏管理(MVP)

5.9睡眠功能

5.10窦性频率优先

5.11频率优化功能

心脏起搏器的随访与程控

1随访时间

1.1急性期(3个月之内):术后:第2天,1周,4-6周,3个月。

1.2慢性期(3个月以上):半年,每1年……。

1.3临近担保期orERI:每半年(或3个月)。

1.4随时有状况随时就诊。

2随访内容

2.1了解病人情况:原发病、心律失常类型、心电图表现、感觉。

2.2检查阈值:起搏、感知(心内电图振幅:心房、心室)。

2.3阻抗:电极系统、电池。

2.4特殊功能使用效果。

2.5了解电池容量(RTT)。

2.6心律失常发生情况(AMS,PMT)。

2.7记录起搏器主要信息:房室起搏阈值、感知阈值、起搏模式、起搏频率、AV间期。

3程控方法及起搏阈值测定

3.1程控器、心电图机。

3.2准确放置磁头。

3.3询问(对话)、自动调出相应菜单。

3.4主菜单:设置的参数、检测的参数等。

Data(数据):查看所有数据、预期寿命。

Test/ECG(测试):测试阈值、R/P幅度。

Emergency(紧急起搏):当前模式、高能量起搏。

3.5起搏阈值测定:多采用半自动,心房、心室。

3.6起搏阈值测定

3.6.1固定电压,测定脉宽阈值:1.0~2.5V:脉冲宽度由高逐渐降低至不夺获,临近不夺获的脉宽值为阈值。(0.03~0.05ms/step)。

3.6.2固定脉宽,测定电压阈值:0.5ms:电压由高逐渐降低至不夺获,临近不夺获的电压值为阈值。(0.~0.5V/step)。

3.7感知灵敏度(P/R)测定

3.7.1具备暂时停止起搏的条件。

3.7.2将起搏频率降至自主心率以下。

3.7.3手动测试:在按需起搏模式下,逐步降低或升高感知幅度至出现竞争现象。

3.8测阈值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8.1起搏率高于自主心率10%以上(90ppm)。

3.8.2稳定起搏10秒以上。

3.8.3测心室阈值要注意自主心搏(Emergency)。

4起搏器参数的设置

4.1起搏模式:选择合适的起搏模式(单、双腔)

DDD,DDDR,VVIR,VVI,AAIR,AAIRDDDR,AAI,VDD,DVI等多种

4.2起搏频率:适当的起搏频率(60~80ppm)

4.3起搏输出:能量阈值的2~4倍(急性期10倍)

4.4AV间期:通常~ms,SAV≤PAV(30~50ms),必要时通过测量心排量来决定AV间期

4.5感知幅度:感知阈值的2~4倍。

4.6调整电极极性:建议起搏单极、感知双极(特殊类型例外)。

4.7AMS(自动模式转换):用于病窦综合征合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慢快综合征),测试频率:~ppm。

4.8抗PMT(抗起搏器媒介性心动过速):病窦综合征或存在室房逆传。

4.9RH(频率滞后):滞后频率低于起搏频率10~20ppm。

4.10SearchAV(房室间期自动搜索)。

4.11MVP(心室起搏管理或最少心室起搏)。

4.12VSP(心室安全起搏)。

4.13Sleep(睡眠功能)。

5起搏器随访的目的

5.1了解起搏器的功能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5.2观察自主心率(律)情况.

5.3必要时调整起搏频率

5.4了解房室传导情况:及时修改起搏(感知)房室间期。

5.5结合心电图、病人的感觉、心排量、血压等进行调整。

6磁铁试验

6.1起搏器内置磁性开关。

6.2磁频率各款起搏器略有不同。

6.3磁频率是固定的、快速心脏起搏。

6.4磁频率下降是电池耗竭的标志之一。

6.5方法简单、实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kfyy/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