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心脏病和肿瘤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脑卒中发病率高,中国-/10万,每年新发生万,同时它的死亡率也很高:年脑卒中导致全世界大约万人死亡,中国现有脑卒中病人万,每年因卒中死亡约万。
脑中风又叫脑卒中,它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一种疾病。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已得过脑中风的患者,很容易再复发,每复发一次,病情会更加重一次。由于脑中风后遗症较多,生活多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所以,脑血管病的早期预知尤为重要,我们要及早发现信号,做到早检查、早治疗,预防脑中风发生。
二、诱发脑卒中的因素
脑卒中一旦发生,后果较为严重,非死即残。致残率高:脑卒中遗留长期严重的躯体和精神伤残。由此可见,在社会人群中普及脑血管病的预防知识,阻断脑血管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首先就必须了解,脑血管病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也就是诱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什么,我们及早发现并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就可达到预防脑血管病发生的目的,目前我们已经掌握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第1类是不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性别和家族史;第2类是可以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第3类是一些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体力活动少、过度饮酒、高凝状态和激素替代治疗等。
1、年龄和性别
脑血管病基本上可以认为它是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而上升,5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长一倍,就性别而言,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50%。
2、家族倾向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比例的病人,发现有家族倾向的问题,与该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密切相关。
3、高血压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肯定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既可致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又可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都增高,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病死率明显直接相关。
4、糖尿病
糖尿病的血糖增高可使体内大、中、小血管硬化、狭窄,从而致使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近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糖尿病呈迅猛增高的发病趋势,是影响国人健康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其中88%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而且糖尿病病人脑卒中的发病时间较非糖尿病病人早10年。
5、心脏病
心脏病也可以导致脑血管病,这里说的心脏病如: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等。这些心脏病可使血流紊乱,形成发生栓子,经血流导入脑血管发生栓塞即脑梗塞。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脑栓塞的几率很高,在临床中很常见。所以当家人出现房颤时,一定要正规用药预防脑栓塞。
6、高脂血症和肥胖
高胆固醇血症已明确为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的发病中胆固醇扮演了什么角色,研究结果表明胆固醇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动脉硬化斑块中的主要成分就是胆固醇。另外,肥胖是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形成,一些研究发现肥胖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所以对于肥胖的朋友们,如果要预防脑血管病,一定要控制体重。
7、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这个危险因素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它对于血管疾病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哪些原因不明的青年或老年脑梗塞要考虑同型半胱氨酸偏高的可能。血浆中的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8、血液学因素
血液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无疑是促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可以导致血粘度增加和血栓前状态,高粘血症常促发血栓形成。
9、吸烟和酗酒
吸烟有害这已是社会的共识,除对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损害外,在脑血管病发病中也占一定的地位,大约18%脑卒中事件是由于大量的吸烟导致,日均吸烟20支或以上者卒中的风险较不吸烟人群高2-4倍,每年都有大量的病人因吸烟而死于脑血管病。
另外,饮酒对脑血管发病的作用,目前普遍的看法是酗酒肯定有害,长期大量饮酒不仅能使血压水平升高,还可以导致脑深穿支小动脉内膜纤维素样坏死或玻璃样变,饮酒本身也可以引起小动脉痉挛,促使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而少量饮酒似乎有一定益处,它具有扩张血管,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烟最好不吸,酒可少量饮用,每日不超过50g。
1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历时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通常为数分钟,少数为数十分钟,一般不超过数小时,目前的定义是讲其限制在24小时之内恢复。
TIA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或临床前期,近期频发发作的TIA事脑梗死的特级警报,每年约有4%-8%的完全性卒中的患者发生于TIA之后,有人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的TIA和表现一过性两眼视力障碍的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最易发生的脑梗死。TIA的表现可以是突然发生,一只眼或双眼视物不清模糊、口角歪斜、语言不清、讲话不能、一侧肢体无力或异麻木钝、一个肢体活动不能等,这些都可能是严重脑血管的先兆。大量资料报道:TIA5%的患者在48小时内发生缺血性卒中,10%的患者在90天内发生卒中。
11、节气候的变化
天气变冷会导致我们外周血管、心脑血管收缩,血压骤然增高,出血性中风会增加,相对组织血管缺血,缺血性中风发生机会也会增加。中国冬春和秋冬换季时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这个季节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常常超出健康人的生理适应范围,已有病理改变的人疾苦更加难以适应。
三、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可以促进心血管机能,改善周身和脑血液循环,应根据年龄和体制选择适当的运动方法,如:散步、慢跑、健身操、太极拳等,每周适宜锻炼3-4次,每次活动30分钟。
2、工作、学习、休息都要妥善安排,避免忙乱,保持身体机能状态相应稳定。
3、保持精神愉快、心理平衡。如果情绪紧张激动、烦躁、暴怒、抑郁等会使血管痉挛,血压、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脑血管疾病,应注意节制。
4、清淡饮食。要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以低盐、适量动物蛋白、丰富无机盐和多维生素C的食物为主,并选择多种谷物,少含蔗糖的主食。动物蛋白不宜过低,以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并有助于降低血清脂含量。多用新鲜蔬菜、豆制品,如西红柿、胡萝卜、紫菜和水果以补充钾镁等保护心脏的无机盐类。
5、定期健康检查。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心电图等,及时治疗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脉管炎等疾病。注意脑血管疾病前期症状,如:肢体麻木、乏力、眩晕、视物突然不清或讲话舌根发硬、语言不清等征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6、戒酒。酗酒者应禁止过量饮酒,制定戒酒计划,采用逐步戒酒的方法,少量摄入,白酒不超过50g/天。
7、控制吸烟。吸烟是男性和女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可以减少50%的卒中危险,鼓励戒烟和减少被动吸烟。
8、控制血压。对已有高血压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好血压,卒中的再发与血压的水平密切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或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要缓慢、平稳降压,维持血压稳定,切记不要波动太大。
健康热线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