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掌握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就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股静脉、股动脉、或锁骨下静脉,把电极导管插到心脏里去,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律失常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的低电压高频电流,通过热效能,使特定的局部心肌细胞脱水、变性及坏死,自律性和传导性均发生改变,从而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小编汇总了导管射频消融的相关适应症及可能的并发症,供大家参考。

总结

射频消融术的主要适应症和并发症

作者·Alice

来源·医格心领域

一、射频消融的适应症有哪些?

医院均已开展射频消融技术,已累计完成手术例数数以万计。射频消融术是迄今发展最迅速,最广泛为医患双方接受的新技术。其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和快速心室率;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这反省心动过速、房速和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室速(特发性室速)呈反复发作性,或合并有心动过速心肌病,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3、发作频繁、心室率不易控制的典型房扑或非典型房扑;

4、发作频繁、症状明显的心房颤动;

5、不适当窦速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

6、发作频繁和(或)症状重、药物预防发作效果差的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多作为ICD的补充治疗。

上述内容都是比较常见的射频消融术适应症。接受了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规范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二、射频导管消融的主要并发症

心脏射频消融术涉及血管穿刺、血管及心腔内导管操作、直接消融和损伤心肌。因此,术中及术后均可能出现并发症。

1、心肌一过性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

极少数患者在导管射频消融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但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无异常,原因在于导管射频消融释放的能量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损伤。

临床实践发现,导管射频消融释放的能量所产生的损伤范围非常局限,冠状动脉内血流速度较快,因此,大部分患者进行三尖瓣环或二尖瓣环周围的房室旁道消融不会出现上述的心肌一过性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

2、消融损伤部位的心律失常

消融损伤部位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前者多见于房性早搏和房性心动过速,起源点来自右房下部消融部位。后者多见室性早搏而偶见短阵室速,消融损伤部位是否随着时间延长而扩大,目前尚缺乏充足临床随访资料。另外,射频消融可引起局部心肌损伤,除消融释放能量引起的凝固性心肌坏死外,可能还存在自由基损伤,对心肌有显著的影响。

3、心源性猝死

研究发现,早期射频消融诱发的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直流电消融房室结导致的房室传导阻滞,而后期射频消融诱发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消融损伤部位延伸至心室引起多源性、多形性或扭转型室速,此类患者术前多伴有左心功能不全和(或)QT高离散度等因素。

4、心律失常复发

在射频消融术中,房室结改良术后复发率约为5%~8%,而房颤和房扑消融后复发率较高,达9%~44%。前者复发的原因在于消融部位的选择或消融后残存慢道的传导或存在单纯房性折返回波有关,后者复发的原因可能是消融范围较大,使使峡部完全阻滞者尚能成功,否则术后易复发。

5、延迟现象导致的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改良术后约第6~30天可能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消融后延迟现象),该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是消融部位组织的凝固性坏死随着时间延长而扩大,导致了正常传导组织受损。

6、出现不良性窦性心动过速

不良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心率变异明显降低。其发生原因可能在于窦房结的迷走神经在消融过程中受到损伤,不能对窦房结活动进行相应的抑制,从而诱发了不良性窦性心动过速。

三、总结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在我国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已经达到为了80~95%,大多数患者可终身根治,避免了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便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痛苦。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操作者经验的累积,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应用将更加广泛,广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获益将大大增加。

延伸阅读

论:如何应对顽固性高血压?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使用的注意事项!

心内基础:24个专业名词须知!

关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看了这个就懂啦~

一图讲解

突发心梗!怎么办?









































苯酚的用途
四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xjbyx/6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