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各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最新数据显示,单纯心血管疾病中的缺血性心脏病已经跃居类死亡原因当中的第一位。一般在老年群体中,冠心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这类常见的慢性疾病较为多发。然而随着生活富足、生活方式的转变,目前心血管病也有日渐年轻化的趋势。
专家简介
张健
首都医科大学
医院
心脏中心、心内科主任
2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擅长急诊、重症、心衰及心血管介入。20余年专家门诊余例。帮扶北京、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安徽、内蒙、辽宁、新疆等地的70医院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累计余例。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参研12项。任国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委员等。
天气寒冷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什么影响?该怎么办?
1.冠状动脉系统发生痉挛或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心脏缺血。
2.心血管系统、心脏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等张力、活跃程度增强,加大发病、致死几率。
3.血小板活性激活、数量增加,从而诱发血栓,容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
4.生活方式转变,脂肪、酒精类食物食用增多,致使血液变得粘稠,阻碍心脏的血液循环。
气温骤降,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增至10倍以上。因此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患有冠状动脉类疾病的患者尽量待在家中或温暖场所,出门确保做好保暖措施。
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心肌梗死?
1.过度疲劳: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使人体持续处于亢奋、激活状态,导致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收缩、血小板激活等多方面发生,进而诱发心脏缺血,甚至死亡。
2.长期大量吸烟: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小板数量增加和聚集,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3.酗酒:凝血系统受到影响,肝脏损伤,进而引发凝血平衡障碍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4.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脏负担,血、氧需求量增加,胃扩张,甚至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致使心跳减慢、血管收缩,最终引发心肌梗死。
过度运动是否也会诱发心肌梗死?
年轻人运动过程中发生猝死,更多可能是与心脏类疾病相关,例如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的心脏离子通道病等。建议定期进行保健和体检,时刻监测身体情况。
老年人运动中猝死更多可能与冠心病有关。建议定期体检,通过CT、造影等技术手段,对冠状动脉进行监测,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量强度的运动。
出现心绞痛如何救治
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休息;如疼痛时间过长(超过20分钟),应立即拨打紧急送医救治。
可常备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硝酸甘油等药物,在家中所有人都能及时拿到的位置,但注意用量不宜过大。
以上药物请务必放在家中所有人都能及时拿到的位置,以免紧急时刻找不到,延误救治。
心绞痛、胸痛等症状发作频次越多、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凶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尽早明确病情。
如何应对心肌梗死?
90%的心肌梗死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期大量吸烟、酗酒,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果已经患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听取他们的意见,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是可防可治的。
★要点回顾★
01
气温骤降,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增至10倍以上,建议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类疾病和高血压患者尽量待在家中或温暖场所。
02
过度疲劳、长期大量吸烟、酗酒、暴饮暴食都可能引起心肌梗死。
03
运动量要视个人情况而定,建议定期进行保健和体检,时刻监测身体情况,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量强度的运动。
04
常备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硝酸甘油等,以上药物请务必放在家中所有人都能及时拿到的位置,以免紧急时刻找不到,延误救治。
05
避免长期大量吸烟、酗酒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是可防可治的。
内容提供方: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大咖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