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无处不在,掌握准确有用的信息对于决策至关重要。上到国家政策、下到日常琐事,无不是一个接一个的决策成就了今日的状态。有些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查找获得信息,帮助决策,但是有些情况我们就比较被动。比如看病,是一个信息地位完全不对等的情况,所以我们医院规定、听从医生的安排。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希望帮助您明白关于脱敏治疗的一些基本知识,帮助您了解自己的状况,对治疗多一些信心。
?脱敏治疗即特异性免疫治疗
在临床应用已余年,是过敏性疾病特有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充分肯定其疗效并指出?“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唯一治疗手段”。
脱敏治疗主要针对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在确定患者的过敏原后,将过敏原的蛋白提取物制成疫苗,通过皮下注射浓度从低到高,剂量从小到大达到维持剂量,维持治疗3-5年,使患者对过敏原耐受,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症状或过敏症状减轻的一种病因治疗方法。
脱敏治疗相对对症治疗的优势:
1、降低患者对致病过敏原的敏感度,从而减轻或消除症状;
2、减少或免除对症治疗药物的使用及由此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降低总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3、明显降低患者由单一过敏原发展为多种过敏原的几率。
4、停药后能长时间维持疗效,安脱达最长临床观察显示安脱达治疗3年后、7年依然有效。
5、可以预防患者由过敏性鼻炎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
哪些过敏性疾病能够进行脱敏治疗呢?
目前,脱敏治疗主要应用于由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也可应用于昆虫毒液导致的过敏反应。但是,对于能完全避免接触的过敏原,如宠物毛发及皮屑过敏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避免饲养致敏宠物,一般不需要接受脱敏治疗。对于单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症状持续时间每年不超过2个月,可考虑发病季节用药对症处理,也可以在发病季节前开始行脱敏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发病季节药物的使用,同时能够减轻在发病季节的过敏症状。
是不是所有的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均可接受脱敏治疗呢?
不是!
免疫治疗的绝对禁忌症:①伴发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②伴发恶性肿瘤者;③有肾上腺素应用禁忌症:如重症高血压、心梗、肥厚性心肌病、接受β阻滞剂治疗的患者;④不合作或有严重心理精神疾患者。
其次,对于特殊人群的免疫治疗应引起注意的是:
1、儿童免疫治疗:临床实践证实,脱敏治疗对儿童哮喘的疗效比成人治疗效果更优,通过脱敏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哮喘症状,并可防止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发展成过敏性哮喘。通过脱敏治疗还可提高过敏体质的患儿对相应过敏原的耐受性。但是儿童脱敏治疗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于成人,且儿童对不良反应的描述往往不准确,容易被疏忽。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儿童脱敏治疗在5岁以后进行比较合适。
2、孕妇免疫治疗:由于脱敏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剂量递增阶段,故不建议在计划受孕和怀孕期间开始进行脱敏治疗。而在怀孕前已经接受脱敏治疗、进入维持阶段无明显不良反应者,无需中止治疗,但不建议在怀孕期间增加剂量。此外,脱敏治疗在哺乳期也可正常进行。
3、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如果哮喘严重发作、FEV1低于预期值的70%,应暂时中止脱敏治疗,症状用药控制、肺功能恢复后,再恢复治疗。重症特应性皮炎患者:特异性皮炎急性发作期、特别是症状较重时,应暂时中止脱敏治疗,症状用药控制后再恢复治疗。
脱敏治疗的风险
脱敏治疗的主要风险在于局部过敏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如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注射局部红肿硬结、过敏症状加重、轻度哮喘等,发生率很低,通常症状轻微,一般经对症治疗可以缓解,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但只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及注意事项执行,将有效降低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脱敏治疗应早期进行,对于靶器官已发生不可逆病变的疾病治疗无效。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充分发挥脱敏治疗给患者带来益处,同时规避不良反应,最终使患者获益。
脱敏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脱敏治疗可以短期使用吗?
脱敏治疗属于治疗性疫苗、疫苗、疫苗,多数患者在常规期治疗的半年内可以辅以其他对症药物压制症状,但是脱敏针本身起效时间较长,而且因人而异,短期使用达不到脱敏治疗本身的效果,同时经临床研究发现,短期使用即使起效,在停药后数月或者数年内容易复发,而不得不从头再来,因此建议不要短期使用,一旦开始请坚持治疗,让脱敏治疗发挥最大效力,经过3-5年的治疗,以后的生活质量会大有不同。有对屋尘螨过敏的哮喘的儿童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打网球、篮球等,这是对症药物不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
2.打了脱敏针,还需要用药控制症状、采取避免接触过敏原的预防措施吗?
有患者认为我已经打了脱敏针,就不需要其它治疗了。这是完全错误的!
在脱敏治疗同时,应合并适当的药物治疗以有效控制症状。脱敏治疗早期无法迅速达到控制症状的效果,建议脱敏期如果有症状发作,特别是呼吸道和皮肤症状,一定要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症状控制。经专业的医生定期随访逐步减少对症药物的使用。对脱敏治疗有正常的治疗期望,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过敏加重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是要与医生及时沟通查明原因,同时保持积极开朗的心态持之以恒的坚持。算下来脱敏治疗总打针次数在37-42次之间,在3-5年,花费1.5-2万元之间。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远比逼着孩子上辅导班好的多吧!
过敏性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避免接触过敏原,而脱敏治疗只是治疗的一部分。因此,在给予脱敏治疗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接触致病的过敏原,尤其是避免突然接触大量的过敏原。脱敏治疗疗效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疗效不同,年幼者免疫力活跃则起效早,且更稳定。但是,多数患者脱敏后对过敏原都存在相应的耐受度,只是每个人的阈值不同。因此,即使进行了脱敏治疗,仍需要规避过敏原,否则当外界过敏原刺激超过自身耐受度,症状还是会复发。另外,脱敏治疗应尽早进行,对于长期患病造成了如气道重塑等不可逆损害的患者效果较弱。
3.怎么判断免疫治疗是否有效?
目前,主要应用临床评估来评价免疫治疗的疗效。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症状评分(如过敏症状是否减轻?发病次数是否减少?)、用药情况评分(如对症药物使用次数是否减少?用量是否减少?)、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是否改善?就诊情况、误工及误学的天数等。)、支气管激发试验PC20值、肺功能指标(PEF、FEV1)等。临床研究也在寻找可以标记治疗效果的生物标记物。复查皮试、sIgE的目前的研究结论还不一致,有相关性但作为治疗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支持。同时,我们建议在治疗周期中,依据病情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复查,以根据病情进行方案的调整。
4.什么时候可以终止免疫治疗呢?
脱敏治疗一般需要3~5年,一般起效时间为3~9个月,切忌短期治疗未见效果就认为无效而自行停止治疗。过敏个体差异比较大,安脱达皮下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有效率在95%左右,过敏性哮喘85%左右;舌下的临床治疗效果尚缺乏有力的临床实验证据。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可以考虑终止脱敏治疗:①获得成功的临床疗效:经过3~5年的免疫治疗后,已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已经大幅改善l~2年的患者;②无反应者:经过1年的维持治疗无效者;③过敏反应:在脱敏治疗期间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者;④依从性欠佳者;⑤出现脱敏治疗禁忌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