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下面这个患者的病历时,他已经63岁,并且进入了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阶段(也可以称其为肥厚型心肌病的终末期,其实全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经过正确治疗,只有不足2%的患者可能进展至此期)。回顾下面这位患者就医的经历,多少感到有些遗憾。为了不让更广大病友们不会留有同样的遗憾,下面我们详细说一说:
就医过程:患者44岁时(年)站立位聊天时突然晕厥,持续数秒钟,自动苏醒,醒后无后遗症,未行检查。
50岁时(年)行走时突发胸闷、心前区疼痛,持续十分钟,休息后症状缓解,医院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心肌肥厚,室间隔(IVS)19mm,左室后壁(LVPW)11.2mm,左室内径(LV)52.3mm,左室射血分数(LVEF)63%。平时无明显症状,并没有按照医嘱进行明确的药物治疗。
直至55岁时(年),因医院治疗,心电图示房颤,后自行转复窦律;冠脉造影冠脉正常,头颅核磁正常;运动试验:运动至峰值时血压下降至/80mmHg,稍休息恢复至/76mmHg,恢复期3次成对室早、数次单发室早;心脏彩超提示:肥厚型心肌病,静息状态下未见梗阻,二尖瓣对合错位伴中重度反流,左室下后壁基底段心肌运动减弱,室间隔(IVS)17.6mm,左室后壁(LVPW)11.3mm,左房内径(LA)58.5mm,左室内径(LV)56mm,左室射血分数(LVEF)53%。予美托洛尔治疗。
56岁(年)时因胸闷加重,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对合错位伴中重度反流,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机械瓣)。术后应用呋塞米利尿、华法林抗凝以及心宝丸、沙丁胺醇等治疗。后逐步停药,仅服用华法林。
63岁(年)突发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全身大汗,急诊查心电图示室速,心率次/分,血压/65mmHg,急诊入院。入院后应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均未终止室速,临时起搏植入进行Burst刺激未能终止室速,最终应用焦耳同步电复律,将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转率后存在一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保留临时起搏保护,并应用胺碘酮、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心脏超声显示:室间隔(IVS)14.3-17mm,左室后壁(LVPW)11.2mm,左房内径(LA)67mm,左室内径(LV)58mm,左室射血分数(LVEF)41%。后续治疗方案建议:安装CRT-D,系统性抗充血性心衰治疗,持续评估、做好心脏移植准备。
家族史:母亲80岁死于心脏病(具体类型不详),姐姐死于心脏病(具体类型不详),外甥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并行二尖瓣置换术,未行基因学检查。
知识点释疑:很多病友看完上面的病历描述,恐怕会说:“哎呀这么复杂,看不懂看不懂!”我很理解!人体是复杂的,疾病是复杂的,医学是要搞懂这两样的同时还要寻求解决之道,那就更复杂!但我想真诚告诉大家,这种学习不是为了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或者用来质疑医生,而是为了让自己能和为自己看病的医生更好的沟通、学会如何提问,让自己获得对自身健康有帮助的最有效信息!繁忙的临床医生在门诊中确实无法从“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哪里是心房、哪里是心室”给你讲起,但如果你有对疾病的基本了解、能有效提问,医生还是很爱和你多说几句的!如果你还会自我监测、能把自我管理的数据清晰的呈现给医生、为医生提供调整方案甚至的积累经验的有效数据,那医生很可能愿意与你多探讨探讨更前沿、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实这么多年,我的很多“成长型”患者就是如此!)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些和自身息息相关的词语,我也会在每次文章中尽量通俗的进行讲解,今天我们先重点说说心脏超声里的关键知识点:
1.心肌厚度对于肥心病患者是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