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介入技术助力心脏病患者重获健康生活

心脏介入技术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新生!近日,一位67岁的李阿姨因突发胸闷、胸痛并逐渐加重而来到我院就诊,被诊断为“心绞痛”并收入内三科接受治疗。经过详细的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分析,李阿姨被确诊为冠心病,其冠脉严重狭窄,生命岌岌可危。

为了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内三科康忠良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经过深入讨论,决定为李阿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在必要时实施球囊扩张术与支架植入术。在充分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后,医生们为李阿姨顺利完成了手术。手术历时约40分钟,过程非常顺利,李阿姨术后无任何不适症状,生命通道得以“撑开”,重获健康生活的希望。手术前,李阿姨的生命通道被严重狭窄的冠脉所阻隔,生活质量堪忧;而手术后,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成功实施,以及必要的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李阿姨的生命通道被“撑开”,她重新获得了健康生活的希望。术后,李阿姨的恢复情况非常理想,她已经摆脱了心绞痛带来的困扰,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李阿姨表示,医务人员不仅治好了她的病,还教会了她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她将这份感激之情深藏心底。为了表达对医务人员的谢意,李阿姨特地手写了感谢信,以此表达她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

何为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负责为各器官提供血液和养分。然而,由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问题,肥胖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熬夜、久坐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这一病理变化使得冠状动脉变得狭窄甚至闭塞,心脏因此难以获取必要的血液和养分,从而引发冠心病。轻度的冠心病可能仅表现为心绞痛和活动耐量下降,而重度的情况则可能导致血管壁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进而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甚至可能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等严重后果。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则恰如疏通堵塞的下水道,通过支架系统将狭窄的冠状动脉疏通,使心脏得以重获必需的血液和养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今我们主要采用支架系统来进行疏通。支架系统包含动脉鞘、导管、导丝、球囊和支架等组件,其中常用的导管直径仅约2毫米,而导丝的细度犹如头发丝。

在选择支架时,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冠脉支架的材质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普通金属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以及生物可吸收支架。金属裸支架因再狭窄率较高,目前已较少在临床上使用。药物涂层支架通过在金属表面覆盖药物涂层,在植入体内后能释放药物,有助于防止血管损伤和过度增生,降低术后再狭窄的风险,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心脏支架。而生物可吸收支架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远期效果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观察。

在选择支架时,价格并非唯一标准。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如长度、直径和性质等,来推荐合适的支架。因此,选择最适合的支架才是关键。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适合哪些人群?

对于冠状动脉管径狭窄超过75%的患者,通常可以考虑行支架植入术。然而,以下几类人群可能不适合接受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的患者;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狭窄病变位于管腔细小的血管;未经治疗的甲亢和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存在出血高危风险的患者。

支架植入能否根治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可防可控但难以完全治愈的进展性疾病。支架植入主要是解决冠脉局部管腔狭窄的问题,但它并不能根治冠心病。患者仍需长期服药,控制基础疾病,并改善生活方式。

支架植入后能使用多久?

一旦支架被成功植入体内,它可以终生使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支架内仍有可能发生再狭窄或急性血栓形成的风险。

支架植入后还需要继续服药吗?

无论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是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并减少冠状动脉其他血管发生狭窄的风险。我院心脏介入治疗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律失常治疗(如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和射频消融等)、房间隔缺损、室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修补术、FFR冠状动脉内血流储备数检查、冠状动脉内超声及OCT检查术、左心导管检查术,以及肥厚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等。这些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心脏疾病诊疗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kfyy/1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