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高血糖状态或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CAD)、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在EurHeartJ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报道了一例因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的心脏毒性所致糖尿病心肌病(DC)和可逆性左心室收缩障碍的病例,一起来看一下吧。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学习要点
1.DC定义:在没有CAD、瓣膜病、先天性或高血压性心脏病,及酒精中毒情况下发生的心室舒张和/或收缩功能障碍,其与糖尿病直接相关。2.未控制的糖尿病和高血糖危象,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HHS,可导致心脏毒性、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和DC。病例介绍
20岁男性患者,因“虚弱、多尿”入内科就诊。既往无可被注意的病史。初步评估显示,患者无胸痛或呼吸急促,无发热,血压/69mmHg,心率62bpm。心肺听诊音正常,进一步体格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显示正常的窦性心律,心率59bpm,无缺血性改变。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有高血糖(葡萄糖mg/dl),低钠血症(Nammol/L,校正Na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mg/dl);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为17.7%,高敏肌钙蛋白为阴性,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为pg/ml,C反应蛋白为0.82mg/dl,有效渗透压为mOSM/L。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为7.44,pO2为78mmHg,pCO2为37.4mmHg,碳酸氢盐为25.2mol/L,如表1。患者因HHS被送入重症监护室(ICU)。HHS作为未知糖尿病的首次表现。住院后,开始静脉注射和胰岛素输注。基线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显示,心脏瓣膜功能正常,左心室运动功能整体减退,射血分数(EF)为36%(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为ml和70ml,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直径分别为50mm和40mm),如图1。图1基线TTE图像TTE后,患者开始服用美托洛尔(25mg/日)、雷米普利(2.5mg/日)和非诺贝特(mg/日)进行治疗。之后,患者的血糖趋于正常,临床状况有所改善。在ICU随访期间,肌钙蛋白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为正常的窦性心律,无缺血性改变。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血糖控制后,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逐渐改善,随访5天时EF为54%,15天时EF为69%(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为ml和32ml,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直径分别为49mm和31mm),如图2。图2随访15时的超声心动图随后,患者出院并进行胰岛素、美托洛尔(50mg/日)、雷米普利(5mg/日)和非诺贝特(mg/日)强化治疗,且需进行密切随访。病例讨论
DC是指在没有CAD、瓣膜病、先天性或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酒精中毒情况下的心室舒张和/或收缩功能障碍,其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目前,D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包括复杂的多因素机制,如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FFA)增加、微血管损伤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改变心肌细胞的代谢途径,损伤心脏功能。首先,在非糖尿病患者中,60%-90%的健康心脏的能量来自于FFA氧化,其余能量来自于乳酸和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摄取显著减少,FFA摄取增加,脂质氧化提供代谢平衡。增加的FFA与高水平的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可导致脂肪毒性和心肌细胞凋亡。此外,在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中,增加的脂质氧化可促进线粒体解偶联和氧化应激,从而导致心肌能量的减少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其次,高血糖是DC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DC中,葡萄糖毒性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产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另外,高血糖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从而加剧细胞坏死和纤维化。此外,炎症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另一关键因素。组织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细胞因子在心肌中表达的增加或与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相关。Stentz等的报道显示,DKA和HHS等急性高血糖危象与炎症状态相关,可独立诱导促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心血管标志物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胰岛素治疗非常重要。一些重要临床试验表明,左室EF正常的青少年和青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其机制主要与高血糖和FFA代谢受损相关,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无关。另一项研究显示,冠状动脉和左室EF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纵向应变显著降低,这与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独立相关。Aboukhoudir等证实,在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多巴酚丁胺灌注可使无CAD或血管痉挛患者的左室EF显著降低,患者在静息时的左室EF正常,有未控制的糖尿病。这种情况下,可通过适当的血糖控制和RAAS抑制在60天后逆转患者状况。总而言之,未控制的糖尿病和高血糖危象(如DKA和HHS)可导致心脏毒性、急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和DC。目前,这种现象的机制尚未明确,也没有明确的DC治疗方法。控制血糖被认为是主要的预防策略。医脉通编译自:UmutKocabas,O¨zgu¨rY?lmaz,VolkanKurtoglu.Diabeticcardiomyopathy:acuteandreversibleleftventricularsystolicdysfunctionduetocardiotoxicityofhyperglycaemichyperosmolarstate—acasereport.EuropeanHeartJournal-CaseReports.;3:1-4.doi:10.3/ehjcr/y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