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强有力的“能量泵”,每天不停的给人体提供血液,以供给人体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脏对人体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心脏停止跳动,生命也随之终止。
生活中我们经常出现心慌,胸闷,心律不齐,房颤等心脏不适的表现,在我国每年确诊为心脏病的人群有近2亿......
家在外地的李大爷年过七十,一干重活就胸闷、气促,有时还会头晕、眼花。他周围的同龄人好多都是冠心病,他认为自己也应该是这个毛病,就一直服用医生开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可是症状并没有缓解。
“吃了保心丸也不见好,有的时候还会晕倒。”输
周围医院装个支架或者搭个桥就会好了,去年,医院让医生给他装个支架。医生认真询问了病史,阅读了李大爷厚厚的一沓报告单。结果发现:李大爷的“冠心病”与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并不完全相同。虽然冠心病也可表现为胸闷、气促,但李大爷不抽烟,多年来血脂、血压、血糖也在正常范围内。
李大爷服用保心丸后不但不能缓解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左室壁略肥厚。医生认为:这个“冠心病”的诊断有问题。随后,她仔细询问了李大爷的家族史。
李大爷左思右想,终于想起来,“有一个堂哥当时很年轻,身体也很好,有一天早晨晕倒后突然去世了。”基于李大爷的临床症状和家族史,舒教授认为李大爷得的很可能不是“冠心病”。
她建议李大爷进行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A等检查。
检查结果印证了医生的推断:李大爷心肌明显肥厚而冠脉未见明显阻塞!
由于心肌病是一类遗传性疾病医生建议李大爷和他的儿女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李大爷和他的一个儿子携带了致病突变基因!
李大爷从被一开始诊断为冠心病,到如今的心肌病,究竟两者间有什么关联吗?
小萱
心肌病是一类遗传性心脏病,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甚至是猝死。它和冠心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虽然临床表现可能相似,但是发病机理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可以将心脏想象为一个房子,心肌病是房子的墙壁坏了,而冠心病是墙里面的水管坏了。
如果患了心肌病,依据疾病的程度,医生会为病人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手段有药物、微创手术到外科手术等等。
李大爷听了医生的解释豁然开朗。他还想问问医生,之前他配的吃冠心病的药是否还能继续服用?总觉得扔了怪可惜的……
医生非常严肃地回答他:“心肌病和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也不相同。心肌病患者未询问医生而服用冠心病药物,不仅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携带致病基因者需定期检查
李大爷的儿子虽然携带有这个致病基因,但暂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舒服,这是由于遗传性心脏病的发病年龄较晚,而且个体间也不完全一致。
年轻的携带者很可能还未到发病年龄,而没有任何症状,甚至常规检查结果也是正常的。定期检查、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胸闷、胸痛等症状常常让人认为是得了冠心病,然而,罕见的心脏病也可以表现出类似的症状,例如心肌病。通过心脏彩超、CT、基因检测等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明确诊断。
坚持做好五个一,心脏更年轻!0
饮一杯茶翠荷苦丁茶,养心脏,清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用翠荷、小叶苦丁,蒲公英三者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即可。翠荷,性味苦涩,中医认为苦味入心脏,有宁心安神,降低血管中的胆固醇等垃圾物质,预防动脉硬化,心梗发生。小叶苦丁,可清热降脂,去心烦,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预防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二者与蒲公英搭配,宁心,养心,保护血管消除炎症,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食一种油过多的油脂是心脏的一大“杀手”,建议平时食用植物油,如麻条籽油,含有50%的α-亚麻酸。
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而α-亚麻酸进入体内能分解为EPA和DHA,可清理血管垃圾,增加心血管弹性,预防心梗等问题发生。并且麻条籽油中含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E,维生素E被称为是“血管的清道夫”,防止心脏衰竭,抗衰老的功效。
吃一类果膳食宝塔建议,豆类和坚果制品每天摄入量为25g至30g,可见坚果对人体的重要性。
核桃,被称为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氨基酸等,有影响脑细胞,保护心脏,血管的健康。核桃也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钾,镁,硒等物质,都有增加心脏功能,降血压,抗癌症,预防猝死等功效。
动一个穴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腋窝最深处)
功效:极泉穴位于心经腧穴,是心经的首穴,心主血脉、主神志,有养心安神,理气活血,治疗胸闷气短,心烦意乱等作用。常按摩,是疏通经络,增加淋巴代谢,预防心绞痛、冠心病、心悸、心痛等。
方法:用力均匀,一点一点加大力度,保持深呼吸,沿着上臂内侧后缘,用拇指一次按揉下来,可延伸到肘关节,每次3-5分钟,每天2次,坚持按摩,效果更佳。
做一件事长期熬夜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是不熬夜人的3-5倍。
熬夜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心脏的跳动节律发生异常,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过早的衰竭,降低心脏的功能。熬夜也是导致心梗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每天要保证6-7小时的睡眠,有利于心脏的修复,降低心脏病的患病几率。
心脏病可能会被它们触发导致心脏病的因素很多,包括不健康饮食、缺乏锻炼、有心脏病家族史等,除此之外,美国《预防》杂志网站还总结了6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风险因素,提醒人们警惕。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心脏病专家尼采·戈德堡认为,如果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牛皮癣性关节炎)病史,那么你更有可能发作心脏病。怀孕期间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相对更高。
外界环境寒冷。
美国医院心脏和血管疾病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桑吉夫·帕特尔解释说,气温明显降低之所以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是因为当天气寒冷时,身体会试图保存其核心区域的热量,不让热量“逃离”身体,包括动脉在内的身体血管会因此主动收缩,使管腔变得狭窄,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开始一种新的锻炼方案。
坚持锻炼是值得提倡的,但要注意锻炼方法。如果你是个习惯久坐的人,直接进入高强度运动,很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因此需要做足准备工作,再慢慢开始。事实上,任何一种大的、突然的变化都会引发心脏病,老年人甚至可能由于过度性生活导致。
癌症。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心脏病和癌症间存在相关性。某些癌症治疗方法(如胸部放疗)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治疗癌症的药物,如阿霉素和赫塞汀也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空气质量差。
长期暴露在恶劣空气中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此外,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地区的人,外出活动的机会减少,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可能。
腿部持续抽筋。
平时腿抽筋,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如果每次在短距离行走时,你都会有抽筋感,坐下来有所缓解,可能说明这是外周动脉疾病导致的。它意味着,你的血管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外周动脉狭窄和阻塞。若不及时治疗,外周动脉疾病就可能在未来引发冠心病。
来源:医院及网络,仅供参考?转载只为传递,版权归原作者,如侵权请联络我们删除?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