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造成机体环境紊乱。这种不完善的环境使体内的代谢、激素和生理过程有异于正常人群,突出的表现就是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高血脂和血液流变异常,这些异常构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土壤,可改变多个器官的功能和形态。
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下肢动脉病变、肾动脉病变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皮肤病变、感染、糖尿病足等。
预防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疾病要从几下入手:
筛查糖尿病确诊以后,至少应每年评估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心脑血管现病史及既往史、年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脂、高血压、家族史和肥胖)、肾脏损害、心房颤动、心电图等。
生活方式管理①合理的饮食结构:以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为主,减少总热量摄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低体重并降低血糖水平;②适量运动,控制体重;③戒烟限酒;④保持良好心态。
血糖管理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情况的患者分层管理。糖尿病高危状态者,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减低,以饮食控制、合理运动与降低体重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干预应作为基本治疗措施;对于不能坚持有效生活方式治疗者,或虽经改善生活方式仍不能满意控制血糖者,可用药物干预。
血压管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80mmHg。生活方式治疗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降压药物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降压的疗效、心肾保护作用、安全性、依从性及对代谢的影响等因素。
血脂管理2型糖尿病常见的血脂紊乱是TG升高及HDL-C降低,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以降低LDL-C为首要治疗目标。
抗血小板治疗无禁忌证时,有心脑血管病史或高危患者应抗血小板治疗。用阿司匹林剂量为75~mg/d。
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图12型糖尿病降脂、降压、抗血小板治疗的筛查和临床决策路径
本文选自《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糖尿病分册)》(年版),每周持续更新,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