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Teare首先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了详细描述,随后概念不断演变发展,该病基本特征是心肌肥厚及猝死发生率高。目前认为,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增厚,通常指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室间隔或左心室壁厚度≥15mm,或者有明确家族史者厚度≥13mm,通常不伴有左心室腔的扩大,需排除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等引起的左心室壁增厚。
心脏磁共振成像较超声心动图提供的信息更多。LGE是识别心肌纤维化最有效的方法,LGE与死亡、SCD等风险正相关。约65%的HCM患者出现LGE,多表现为肥厚心肌内局灶性或斑片状强化,以室间隔与右心室游离壁交界处局灶状强化最为典型。推荐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指征:(1)可疑HCM,但超声诊断不明确(Ⅰ,B);(2)可疑心尖部或侧壁肥厚及非缺血性心尖室壁瘤的患者(Ⅰ,C);(3)需进一步评估左心室结构(乳头肌病变等)及心肌纤维化(Ⅱa,C);(4)与其他以左心室肥厚为表现的心肌病进行鉴别诊断(Ⅰ,C);(5)拟行外科心肌切除术,如超声心动图不能清晰显示二尖瓣和乳头肌的解剖结构,可行心脏磁共振检查(Ⅱa,C);(6)条件允许,所有确诊或疑似HCM的患者均应行心脏磁共振检查(Ⅱa,C)。
真实世界中CMR对HCM的诊断价值如何呢?其较超声的诊断效能能提高多少呢?来自波兰的Mateusz?piewak教授近期通过>例病人的10年经验的研究评价了心脏MR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影响。
目的:评估心脏MRI与超声心动图对于既往确诊的和新近疑似的肥厚型心肌病(HCM)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评价10年内本中心全部HCM或疑似HCM病人的MRI研究数据。比较各亚组之间的初始诊断(基于超声心动图)和最终诊断(基于MRI),并记录差异。结果:确诊或疑似HCM病人共计例[男性61%,女性39%;中位年龄49.1(34.9,60.4)岁]。在例已知HCM病人中,12例(2.2%)MRI诊断为非HCM,包括但不限于主动脉瓣下隔膜(1例,8.3%)或轻度左心室肥厚(5例,41.7%)。在所有疑似HCM的例病人中,有5.3%(24例)病人MRI诊断为非HCM。另外20.4%(93例)病人没有显示明显的肥厚。总体而言,在疑似HCM的病人中,MRI能明确诊断例(44.7%)HCM。在有难治性高血压病史并疑似HCM的病人中,MRI有助于47.9%病人诊断心肌病。该亚组有最大比例(29.6%)病人不能明确诊断。相比之下,其余组疑似HCM病人有13.8%(P=0.)。结论:对于少数基于超声诊断的HCM病人,心脏MRI可以诊断出以前未知的疾病和/或排除可疑的心肌病。与超声心动图相比,MRI诊断疑似HCM的准确率为44.7%。原文出处:
?piewakM,K?opotowskiM,OjrzyńskaN,Petryka-MazurkiewiczJ,Mi?osz-WieczorekB,Mazurkiewicz?,GrzybowskiJ,BilińskaZ,WitkowskiA,MarczakM.Impactofcardiacmagneticresonanceonthediagnosisof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a10-yearexperiencewithoverpatients.EurRadiol.Mar;31(3):-.doi:10./s---8.AH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