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干:5岁小儿,按年龄阶段划分属于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C
vip解析: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幼儿期:自满1周岁后到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12~14岁)为止,称学龄期。
青春期(少年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一般女孩从1l~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C对)
2.题干:18.患儿男,生后第10天发现口腔黏膜出现小片状白色乳凝块样物,不易擦拭,周围黏膜正常。进食、精神尚可。引起该病的病原微生物是
A、链球菌
B、单纯胞疹病毒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练球菌
E、白色念珠菌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E
vip解析:鹅口疮的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感染。(E对)
临床表现: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初呈点状或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周围无炎症反应,强行拭去可见充血性创面。患处不痛,不流涎。
3.题干:关于麻疹流行病学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B、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C、发病高峰在7~9月份
D、病后能获得持久免疫
E、出诊前5天~出诊后5天均有传染病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C
vip解析: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A、E对)
2.传播途径:患者口、鼻、咽、气管及眼部的分泌物中均含有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通过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者少见。(B对)
3.易感人群和免疫力: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能获持久免疫。(D对)
4.流行特点: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主,高峰在2~5月份。(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4.题干:小儿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是
A、心肌炎
B、窒息
C、电解质紊乱
D、严重外伤
E、急性失血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B
vip解析:窒息:是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新生儿窒息。(B对)
5.题干:早产儿易出现体温降低的原因是
A、皮下脂肪多
B、汗腺功能旺盛
C、棕色脂肪少
D、肌肉组织少
E、体表面积小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C
vip解析: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血管丰富,易散热;早产儿棕色脂肪储存不足,棕色脂肪需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分解产生热量。(C对)而在缺氧、酸中毒及感染时棕色脂肪产热不足;加之新生儿寒冷时无寒战产热反应,故容易出现体温下降。
6.题干:新生儿心尖搏动位于
A、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
B、左侧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处
C、左侧第四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
D、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处
E、左侧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处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B
vip解析: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而变化,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心尖部分主要为右心室,2岁以后,小儿心脏由横位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下移至第5肋间隙,心尖部分主要为左心室。本题的小儿是新生儿,故B对。(B对)
7.题干:过敏性紫癫患儿常见的首发症状为()
A、皮肤紫癜
B、牙龈出血
C、关节肿痛
D、腹痛
E、血尿,蛋白质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A
vip解析:皮肤紫癜常为过敏性紫癫的首发症状,典型紫癜变化规律为初起出现紫红色荨麻疹及各型红斑、斑丘疹,压之褪色,高出皮肤,可有轻度痒感,此后红斑中心发生点状出血,颜色加深呈紫红色,压不褪色。(A对)
8.题干:关于小儿心率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生儿正常心率为~次/分
B、1岁以内小儿正常心率为~次/分
C、8~14岁小儿正常心率为70~90次/分
D、2~3岁小儿正常心率为~次/分
E、4~7岁小儿正常心率为~次/分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C
vip解析:新生儿时期,心率~次/分;(A错)
1岁以内~次/分;(B错)
2~3岁~次/分;(D错)
4~7岁80~次/分;(E错)
8~14岁,70~90次/分。(C对)
9.题干:下列情况中一般不会发生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是
A、母乳性黄疸
B、早产、低体重
C、感染、窒息
D、新生儿败血症
E、保暖不当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A
vip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寒冷、早产、低体重、感染和窒息可能是其致病因素。(选A)
10.A.母婴传播
B.空气传播
C.虫媒传播
D.血液传播
E.粪-口传播
单选题5个选项题干: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A
B、B
C、C
D、D
E、E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E
vip解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经粪-口途径传播。(E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