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可直接进入每日一练考场
↓↓↓
执业护士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胚胎发育第2~8周为心脏形成的关键期,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在这一时期。
出生后心脏位置随年龄而变化。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搏动在左側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心尖部分主要为右心室。2岁以后,小儿心脏由横位逐漸转成斜位,心尖搏动下移至第五肋间隙,心尖部分主要为左心室。
新生儿收缩压平均60~70mmHg,1岁70~80mmHg。
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可用(年岭x2+80)mmHg或(年龄x0.27+10.67)kPa公式计算,小儿的舒张压=收缩压x2/3。
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间有无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可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右向左分流型、无分流型三类。右向左分流型为先天性心脏病最严重的一组。
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因心脏结构的异常,静脉血流入右心后不能全部流入肺循环进行氧合,直接进入体循环,岀现持续性青紫。常见法洛四联症。
无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表现为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或分流。常见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等。
房间隔缺损范围小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婴儿和儿童期多无症状。
房间隔缺损范围大者查体可见生长发育落后,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见2/6~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
房间隔缺损X线检查可见心脏外形呈现轻、中度扩大,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主动脉影缩小。可见肺门“舞蹈”征。
直径3mm的房间隔缺损多在3个月内自然闭合,8mm的房间隔缺损不会自然闭合,一般应在3~5岁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
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
室间隔缺损根据缺损的位置分为膜部缺损、肌部缺损两大类。
大、中型室间隔缺损查体可见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3/6~5/6级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第二心音(P2)增强,伴有肺动脉高压者P2亢进。
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时,以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明显凸出,肺野明显充血。
根据未闭的动脉导管大小、长短和形态,动脉导管未闭一般分为管型、漏斗型、窗型三型。
动脉导管未闭查体可见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伴震颤,传导广泛。
动脉导管未闭心电图检查可见:导管粗、分流量大者有左心室和左心房肥大,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肥大。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可于生后一周内用吲哚美辛(消炎痛)促进导管关闭。
近年来介入治疗已成为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治疗方法,可采用微型弹簧圏、蘑菇伞等堵塞动脉导管。
法洛四联症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以肺动脉狭窄为重要畸形。
青紫为法洛四联症的主要表现,其程度和出现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法洛四联症查体可见患儿发育落后,有青紫,舌色发暗,杵状指(趾)。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有2/6~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响度与狭窄程度成反比;P2减弱。
法洛四联症血液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多。
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时,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加入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15分钟后再重复一次。
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时,为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应给予碳酸氢钠,缓慢静脉注入,10~15分钟可重复应用。
防止法洛四联症患儿因活动、哭闹、便秘引起缺氧发作时,应立即将小儿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吸氧,并与医生配合给予吗啡及普萘洛尔抢救治疗。
法洛四联症患儿服用洋地黄药物前应该数脉搏1分钟,通常年长儿HR60~70次/分,婴幼儿HR80~90次/分,应暂停用药并通知医生。
服用洋地黄药物治疗法洛四联症时,应避免洋地黄药物与钙剂同时服用。
法洛四联症病人做拔牙等小手术时,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初级护师药物过敏试验
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试验法中,过敏试验液的剂量以每ml含~U的青霉素G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内注射0.lml含青霉素20~50U,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
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试验法阴性反应表现为: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试验法阳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变态反应,发生率为5/万~10/万,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失快。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用药后5~20分钟内,甚至在用药后数秒内发生,既可发生于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肌内注射时,甚至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头晕眼花、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呼吸系统症状为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等。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循环系统症状为面色苍白、冷汗、发组、脉细弱、血压下降等。
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首选盐酸肾上腺素。
青霉素血清病型反应属于川型变态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发生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尊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
青霉素可引起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紫痛,以腹痛、便血为主要症状。
青霉素可疑阳性病人,应在对侧手臂皮肤相同部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做对照试验。
皮内试验及注射青霉素时均应备好急救药物和设备,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针刺毫针、氧气等。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清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能中和病人体液中的破伤风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结果为阳性的表现为:局部反应为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5cm,红晕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主诉痒感。
病人因足部被利器所伤,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但皮试结果为阳性,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将抗毒素分4次注射并逐渐增量,每20分钟一次,直至余量注完。
链霉素皮内试验液的剂量以每毫升含2U链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内注射0.1ml含链霉素U。
抢救链霉素变态反应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溶液一或5%氯化钙溶液,以使钙离子与链霉素络合而减轻中毒症伏。
主管护师概述
人体内分泌腺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等。
皮质醇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参与物质代谢,具有抑制免疫功能、抗过敏、抗炎、抗毒素等。
生长激素由腺垂体分泌,作用是刺激骨及身体组织的生长。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主要作用为调节热能代谢,同时促进糖、蛋白质、脂肪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调节远端肾小管电解质含维持有效血容量,维持有效血容量。
胰岛素由胰岛分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使血糖下降。
与侏儒症相比,呆小症所特有的表现是智力障得。
靶腺激素水平减退时,下丘脑、垂体促激素的分泌增加。
色素沉着是指皮肤或黏膜色素量增加或色素颜色加深。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3年4月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公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中,以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
护士笔记APP每日一练、新疆治疗白癜风医院治白癜风沈阳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