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知道的,就是我们想说的!
Q1、对于存在流出道梗阻的患者日常应注意什么?A注意避免劳累、激动、突然用力,避免脱水,避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如:地高辛、异丙肾上腺素、大剂量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西地那非等。
注意避免竞技性、暴发性的体育运动,刺激性的娱乐活动和高强度的体力活动,运动锻炼可以考虑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Q2、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Aβ受体阻滞剂
(富马酸比索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等)
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减轻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减少心肌耗氧,同时可以减慢心率,改善心室舒张期充盈,从而改善症状。是改善症状的首选治疗药物,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剂量,使静息心率达到55~60次/分。
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断剂(CCB)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具有降低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心率的作用,既可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又可改善心室舒张期充盈和局部心肌血流。其中,维拉帕米最为常用,对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禁忌、不耐受或无效患者,可应用维拉帕米。
如果对上述两类药治疗不耐受或存在禁忌患者,可考虑应用地尔硫草。
小剂量利尿剂
(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可考虑应用于有症状或伴液体潴留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用来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但要避免低钾血症。
Q3、除了药物,还有哪些治疗方法?A除了药物治疗,侵入式治疗措施包括外科手术(室间隔切除术)、室间隔酒精消融术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前两者统称室间隔消减治疗。
当患者存在严重呼吸困难或胸痛症状和(或)反复发作活动后晕厥,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时,经充分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同时静息或激发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mnHg,与室间隔肥厚及二尖瓣SAM征象相关,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行室间隔消减治疗。
同时,室间隔消减治疗需要室间隔厚度足够进行安全有效的操作。考虑到手术风险,对于无症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无论梗阻程度如何,都不建议行室间隔消减治疗。
外科室间隔切除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典手术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可以使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降低,二尖瓣反流减轻或消除,左心房缩小,左心室压力改善,有效避免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同时远期疗效方面,外科手术通过减轻流出道梗阻,可显著延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寿命,显著减少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室间隔酒精消融术,是利用化学方法(96%-99%无水酒精)阻断梗阻部位冠脉,造成区域心肌坏死、消除室间隔肥厚,消除或减轻梗阻,从而改善症状和运动耐力。
双腔起搏器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通过植入双腔起搏器(右心房-右心室顺序起搏),缩短房室间期,保证右心室起搏。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脏除极顺序,使室间隔基底段除极延迟,同时左心室整体收缩性降低,从而使SAM征象减弱,左室流出道梗阻减轻,达到改善症状和心功能以及提高运动耐量的目的。
编辑:贾凌梅
审核:陈亚丽
▌关于我们
医院心血管中西医结合内科以常见心血管病诊治和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为工作重点,配备心内科专业医护团队,开展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单腔、双腔、ICD、CRT)、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微创治疗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监护与评估设备,为您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救治,全力帮助您解决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