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外医院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验心

我国约有万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对于合并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者,目前欧美指南均肯定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效果,那么这种治疗手段中远期效果如何?

近日中医院宋云虎、李浩杰等对该院过去30年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中远期疗效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其中年龄>50岁、术前房颤动是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发现,-年,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HOCM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连续入选的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9例;手术成功者,术后LVOT压差立即下降,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

在3~个月的随访期间,96.7%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1年、5年、8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0.5%、88.3%。

完成随访的人中,有80人发生终点事件,包括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性死亡,因缺血性脑卒中、快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再住院,心脏移植,再次心肌切除和永久起搏器植入等,1年、5年、8年终点事件免除率分别为94.2%、76.7%、65.9%。

其中9例围手术死亡原因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室间隔穿孔和LVOT疏通不完全。作者指出,室间隔穿孔位置常靠近乳头肌水平,建议从室间隔右心室面进行修补,穿孔部位周边心肌一般较薄,修补时补片要足够大,超越穿孔边缘一定距离进行缝合,否则心脏复跳后可能出现残余分流。

此外,由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为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缝合时注意保护调节束,以免术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指出,虽然室间隔心肌切除可能降低猝死的风险,但术前存在猝死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仍有可能发生猝死。为此作者推荐,HOCM患者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应进行猝死危险分层,对于合适患者建议ICD植入。

该研究入选的例HOCM患者,男性例,平均年龄44岁,例患者术前NYHA心功能Ⅲ或Ⅳ级;93例患者术前存在房颤;室间隔厚度为(24±6)mm,LVOT压差为(88±30)mmHg,二尖瓣反流评分(3.9±1.2)分。平均随访(30.8±30.9)个月。

来源:李浩杰,宋云虎,朱晓东,等.单中心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远期结果分析.中国循环杂志,,3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长按图片,显示识别







































白癜风诚信企业
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ysty/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