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心肌病(iCMP)是指心肌炎伴有心功能不全,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因此临床上将它与扩张性心肌病鉴别仍具有挑战性。心内膜心肌活检可协助确诊iCMP,但该技术的侵入性和潜在并发症限制了在患者中的常规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对iCMP的诊断准确率在60%-80%之间,然而其可用性有限而且成本高昂。
本研究旨在探索iCMP患者体内一些特定miRNA(a、、、、b、21)的血浆浓度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且评估这些miRNA在可疑性iCMP中的诊断效用。
试验纳入了年8月至年5月在莱比锡心脏中心住院的89例疑似iCMP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了左室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和常规临床检查,并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血清样本中特定miRNA的水平。根据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炎症性心肌病iCMP组(n=60)和扩张性心肌病DCM组(n=29)。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约登指数、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评估miRNAs的诊断价值。
与DCM患者相比,iCMP患者血浆miR-和miR-水平显著升高(P=0.和P=0.),而且miR-和miR-(AUC分别为0.68和0.67)显示出优于LLC(AUC0.60)、肌钙蛋白T(AUC0.51)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AUC0.51)的iCMP诊断性能。未发现这些特定的miRNAs的血浆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循环标记物(肌钙蛋白T和CK-MB)之间有任何临床相关性。
总结:本试验的数据表明与DCM患者相比,iCMP患者血浆中miR-和miR-的浓度明显更高,这些miRNAs可能成为诊断iCMP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但由于患者数量有限,该结果有必要在更大的iCMP患者队列中证实,并更好地理解这些miRNA在心肌炎症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DOI:10./ehf2.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