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是青少年运动时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剧烈运动时,患者的心肌骤然收缩,心室流出道变得更加狭窄,压力阶差增大,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血流供应不足,从而增加诱发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因此,人们在确诊患有肥厚型心肌病时,尤其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时,都会被告知不要剧烈运动。
运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恰当的体育运动会给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带来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运动是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的。此前有研究者表示,运动能够直接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并且对于室性早搏负荷及整体生活质量都有获益。
虽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运动受限,但我们可以选择合适、安全的运动方式,既享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身心益处,又避免其所带来的潜在风险隐患。
?不建议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参加的运动项目
??建议不参加竞技性体育活动、暴发力训练,不参加重体力活动;特别是能使心率突然增加的运动,如举重、鞍马、单双杠等爆发力运动和加减速很快的运动。
??建议不参加时间持续长、运动量大的运动。
??建议不参加为提高运动速度、耐力等“上新台阶”而进行的体育训练。
??建议不在闷热、寒冷、高温、潮湿等不良气候环境下运动,选择舒适的运动环境。饥饿时和饭后一小时内也不宜运动。
??不主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参加的运动:篮球、足球、网球、橄榄球、板球等球类运动;健美;马拉松、赛跑;风力帆板;举重;攀岩;水肺潜水。
??对患者来说中等危险,能否参加需要个体化分析的运动:体操、滑雪、越野、垒球、骑摩托车、慢跑、漂流、骑马。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以参加的运动项目
??危险系数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以做的运动:骑车、旅行、游泳、踏车、保龄球、高尔夫、使用水下呼吸管潜水、溜冰、投掷类(田赛)运动、快走。
法国居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快走可以增加体内“好胆固醇”,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每天抽出20分钟快走,长期坚持下去,对心脏也是一种关爱。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曾表示,瑜伽、慢呼吸技巧、系统化拉伸等运动可使得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基础心率下降、收缩压降低,这能够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活性。而蹲起、弓箭步、徒步这样针对性的抗阻力训练对患者来说是安全的。
此前,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以患者的基础心肺运动试验得出基线心率储备,制定一套结构化的、以家庭为导向的个体化运动训练项目,运动方式以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椭圆机使用为主。
该研究共随访16周。揭示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可改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运动能力,同时并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但仍需要其他随访时间更长的大型临床试验对安全性终点进行研究。
相关阅读:
1.运动是把双刃剑:可能成为HCM患者的可怕杀手,更可能成为得力帮手
2.吃吃喝喝,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日常饮食的要与不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