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心病的诊断可根据以下思路进行:1.病史: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原发于肺血管的疾病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等可无相应病史)。2.主要症状: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等。3.主要阳性体征:颈静脉充盈或怒张、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亢进、下肢水肿或有腹水。轻症患者体征可不明显。4.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有助于诊断肺心病。肺心病应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等疾病相鉴别。疾病严重程度分层
肺心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两类;慢性肺心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缓解期和急性加重期。在我国80%~90%的慢性肺心病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原则
肺心病不同分类分期的治疗原则不同。急性肺心病主要见于急性肺栓塞,或高度怀疑为急性肺栓塞导致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其处理主要是针对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条件诊治,医院。慢性肺心病的治疗主要目的为减轻症状、改善生命质量和活动耐力、减少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存率,分为缓解期治疗和急性加重期治疗。本指南主要针对慢性肺心病缓解期的药物治疗。(一)缓解期治疗1.积极改善基础支气管/肺疾病,延缓基础疾病进展。对于具有明显气流受限的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或长效M受体阻滞剂(LAMA)吸入,即ICS+LABA、ICS+LAMA或ICS+LABA+LAMA。药物治疗推荐见表1。表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药物治疗推荐注:DPI干粉吸入器;SMI柔雾吸入器2.若患者咳痰较多且不易咳出,可口服祛痰药,如溴己新、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等。3.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感染,加强康复锻炼、家庭氧疗、戒烟等。(二)急性加重期治疗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最好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建议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心力衰竭,防治并发症。治疗药物
常用的治疗药物药物分类和用法用量见表2。表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用药物分类和用法用量查看指南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