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医考复习进入白热化阶段,咬紧牙关冲刺,不成功便成仁,只要努力了一切皆有可能。小伙伴们,快快呼朋引伴来复习中内气血津液病啦。我在这儿等着你,直到天荒地老……
1
郁证1.概念
:是由于原本肝旺,或体质素弱,复加情志所伤引起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2.病因病机
1).情志所伤→七情过极,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情志失调→悲忧恼怒最易致病。
2).体质因素:①原本肝旺→肝气郁结②或体质素弱,机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复加情志刺激致病。
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3.辨证论治
4.
疏肝化火丹栀遥,心神失养甘麦枣。
痰朴心肾心地丸,心脾两虚归脾添。
2
血证1.概念
:凡由各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
2.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外邪侵袭以风、热、燥、火之邪为主→损伤上部[阳络]脉络→衄血、咳血、吐血;热邪或湿热之邪损伤下部[阴络]脉络→尿血、便血。
2).情志过极→情志不遂,恼怒过度→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犯肺→灼伤肺络→衄血、咳血;肝火横逆犯胃→灼伤胃络→吐血、便血。
3).饮食不节→饮酒过多、过食辛辣厚味→滋生湿热→热伤脉络→衄血、吐血、便血;或损伤脾胃,脾胃气虚→血失统摄→吐血、便血。
4).劳欲体虚:①神劳伤心,体伤劳脾,房劳伤肾,劳欲过度→心、脾、肾气阴的损伤;②若损伤于气→气虚不能摄血→血液外溢→衄血、吐血、便血、紫斑;③若损伤于阴→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妄行→衄血、尿血、紫斑。
5).久病:久病导致出血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久病阴精伤耗→阴虚火旺,迫血妄行→出血;②久病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出血;③久病入络,血脉瘀阻,血不循经→出血。
①火热熏灼、迫血妄行;②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3.辨证论治
4.
肺胃肝热桑菊饮,玉女龙胆归脾汤。
泻心清胃胃火盛,阴虚茜根与地黄。
泻白黛蛤治肝火,燥热伤肺桑杏汤。
阴虚肺热金灰散,肝火犯胃龙泻肝。
吐血胃热泻灰散,归脾气虚血溢安。
便血三证热与寒,黄土地榆槐角丸。
尿血脾肾山药丸,小蓟饮子湿热安。
肾虚火旺知黄丸,尿便归脾与紫斑。
血旺地黄十灰散,阴虚火旺茜根干。
小小总结:今天复习了两个病:郁证和血证。郁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其病理变化与心、肝、脾有密切关系。辨证当分清虚实。实证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虚证宜补,针对病情分别采取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滋养肝肾。需要注意的是,郁证尤其要重视情志疗法。血证的的治疗以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辨证分型比较多,其中相同的处方,治疗不同的血证:①龙胆泻肝汤:主治鼻衄之肝火上炎与吐血之肝火犯胃;②归脾汤:主治鼻衄之气血亏虚、吐血之气虚血溢、便血之气虚不摄、尿血之脾不统血、紫斑之气不摄血。
●内容说明:排版/惜兮,审阅/青橘君
●版权申明:文章来自于青橘医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投稿邮箱:xy
qingjuzho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