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抑制剂化疗后输注反应致死1例心电图异

白癫治疗方法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92.html
一位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女性患者,首次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由于基础疾病较多,临床诊断举棋不定。真凶究竟是什么?今天一嘉医课(J-Academy)和大家分享一例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死亡病例,探讨免疫抑制剂输注不良反应的甄别、处理及其发病机制。

病例详情

患者女,60多岁,患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瘤。抗CD38抗体达雷木单抗(Daratumumab)首次化疗1小时后因间歇性胸部不适和呼吸困难而送往急诊,按超敏反应给用消旋肾上腺素、苯海拉明和甲基强的松龙。初始12导联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给用消旋肾上腺素10分钟后肌钙蛋白T的水平为0.06ng/mL。

患者回到病房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无胸痛,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全血细胞计数和基础代谢功能检测结果正常,给用消旋肾上腺素14小时后肌钙蛋白T升高到了0.4ng/mL。患者仍然无胸痛,再次测量12导联心电图(结果见图1)。给用消旋肾上腺素18小时后肌钙蛋白T为0.37ng/mL。

图1

问题:心电图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后续如何处理?

病例讨论

心电图(图1)显示窦性节律,V2~V3T波正负双向性改变,V4~V6T波深倒置,提示Wellens综合征。床旁超声心动显示心尖部和前间隔无运动,3个月前超声心动无此异常。紧急心导管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正常。患者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和/或超敏性心肌病。

病例分析

Wellens综合征于年首次报道,以V2、V3T波改变为主要特征,对于无胸痛患者,此类特异性T波改变提示左前降支近段严重疾病,75%的患者数天或数周后会出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类似生理性改变还可见于左心室肥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栓塞、可卡因和大麻等药物摄取、心肌桥、应激性心肌病[2]。不伴左前降支狭窄的Wellens综合征称为假性Wellens综合征。

达雷木单抗是一种抗CD38的单克隆抗体(图2),临床上主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可以靶向结合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高度表达的跨膜胞外酶CD38分子,通过多种机制诱导肿瘤细胞的快速死亡,主要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图2达雷木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bytx/9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