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
年已经过去一半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三伏贴”的时候了!中医粉们准备好了吗?
什么是“三伏贴”?
◢
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把辛温的外用中药材,如白芥子、细辛等,用生姜汁等调和成药丸,敷贴在特定的身体穴位上,来治疗秋冬时节发作的疾病。
这就是“三伏贴”,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冬病夏治”。
“三伏天”,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人体皮肤毛孔张开、体内新陈代谢比较旺盛。
这时,贴上“三伏贴”,药物能快速渗透和进入,又能够借助炎热的气候环境、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疗效相当独特。
这些病,适合“三伏灸”
◢
“冬病”就是那些最喜欢在冬天发病,或一到冬天就加重的病变。
以下这些疾病,都可以使用“三伏贴”治疗:
呼吸系统:反复呼吸道感染(虚寒型感冒、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虚寒型慢性胃炎、结肠炎、胃痛胃胀、慢性腹泻或便秘、反复胃溃疡等。
骨关节疾病:肾虚引起的腰痛、骨性关节炎、关节腔积液、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
皮肤疾病:雷若氏病、虚寒型荨麻疹、冻疮、带状疱疹后遗症、出汗异常等。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慢性盆腔炎等。
儿科疾病:遗尿、厌食、体弱易感冒。
亚健康状态人群:乏力、畏寒怕冷、虚寒头痛、腰膝酸软、肩背疼痛等。
图片来自网络
年三伏贴时间
◢
初伏: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年7月21日--8月9日
末伏:年8月10日--8月19日
每次贴敷间隔3天,总共贴敷12次。成人一般贴3-5小时,小儿0.5-2小时,按照个人体质调整时间。
这些人,不适合“三伏贴”
◢
“三伏贴”虽好,但是,它并非无所不能,也不能包治百病。
它只是能够对一些疾病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对重症疾病的正规治疗。
以下这些人,不适合“三伏贴”:
实热或阴虚火旺体质者(如感冒发热、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
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
孕妇、2岁以下婴幼儿皮肤娇嫩者
心脏病患者或心肺功能严重不全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
恶性肿瘤患者
这些事,贴敷后要注意
◢
由于三伏贴使用的药物大多有刺激性,贴敷后局部发泡、甚至化脓均为常见现象,故又称“发泡疗法”。
因此,贴敷前后的护理上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伏贴贴敷治疗后,局部皮肤可遗留微红或褐色色素沉着,甚至极少数患者因皮肤反应强烈,可能留下灸瘢,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对此介意的患者需谨慎考虑。
敷药前应先洗澡或清洗干净要贴敷的穴位,贴敷当天避免吹电风扇、空调,贴后4-5小时才可用热水淋浴,避免泡澡,防止创面破损。
敷贴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瘙痒,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患处,防止抓拍后感染。
贴敷后局部如果疼痛难忍,皮肤有小水泡,保持清洁,一般可自行吸收,起疱后一定不要搔破。如有明显局部感染症状甚至出现发热,需及时到中医科就诊。
敷贴当天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贴敷后1个月内禁烟、酒,禁食生冷腥味及辛辣食物。
联系方式诚济中医预约
-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