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刚过,我们进入了夏季。夏季是传染病的高发阶段。而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4-9月份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家长朋友们别大意,手足口病防控知识请多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具体表现如何?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多数为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一般一周左右就能自行恢复。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二、手足口病是什么引起的?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A,CV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xasckievirusB,CVB)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s71,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ECHO)等。在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其中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我国重症手足口的主要病毒。
三、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染的?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儿、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患儿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儿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儿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四、得了手足口病,家长怎么办?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重症手足口?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98%以上)是普通型,属于自限性疾病,就是不用治疗自己也能好的,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做好对症处理,缓解宝宝不适后,等待疾病消退就行了。而对于重症的手足口病,家长识别出来症状后,医院,之后用药由医生根据孩子病情进行,也不用家长们操心了。
有以下表现提示孩子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需要医院治疗:
●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或者体温大于38.5℃并持续超过3天。
●神经系统异常:孩子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有时会伴有肢体抖动、站立不稳或肌阵挛(就是肌肉在抽搐)。
●心衰前表现:孩子呼吸和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摸着皮肤湿冷。
敲黑板,划重点
只要孩子38.5℃大于3天,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医院。
手足口病时,皮疹不能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能以皮疹定轻重。
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五、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
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毛巾、手帕等要保持清洁,玩具要定时清洗、消毒、并避免孩子玩弄,勿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汤匙等。
3.避免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儿,被污染的食物、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减低机体抵抗力。
5.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相关症状,医院就诊,并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孩子返校时必须在医院医生痊愈证明方可复学。
END
文图:陈燕萍编辑:王惠霞审核:杨克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