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琥珀酸隐藏在神经炎症和肥胖症中的关键代

今天是第期日报。

Cell子刊:琥珀酸激活NSC的抗神经炎症作用

CellStemCell[IF:23.]

①在多发性硬化小鼠模型中,通过脑脊液注射移植体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iNSC);②可降低脑脊液中的琥珀酸水平、减少单核吞噬细胞(MP)浸润和继发性神经损伤,其抑制神经炎症的效果与移植神经干细胞等同;③炎性MP释放的琥珀酸可激活NSC的琥珀酸受体(SUCNR1)/GPR91,增加NSC的琥珀酸摄入以清除胞外琥珀酸;④并分泌前列腺素E2诱导1型MP向抗炎性的氧化磷酸化代谢表型转变,以抑制炎症;⑤移植Sucnr1-/-的NSC,可严重削弱其抗炎性作用。

Macrophage-DerivedExtracellularSuccinateLicensesNeuralStemCellstoSuppressChronicNeuroinflammation

02-22DOI:10./j.stem..01.

ISME:肥胖症中的肠道菌群特征与血液琥珀酸浓度

ISMEJournal[IF:9.]

①在西班牙白人中进行的横断面-前瞻性调查显示,肥胖症与血液中琥珀酸增加及异常糖代谢相关;②普雷沃氏菌科和韦荣球菌科产琥珀酸,Odoribacteraceae和梭菌科分解琥珀酸,琥珀酸产生菌/分解菌比例显著影响血液中琥珀酸浓度;③减肥引起琥珀酸产生菌/分解菌比例下降,伴随着血液中琥珀酸的减少;④健康人血液中琥珀酸浓度与肠道菌群糖代谢和产能变化相关,与体重无关;⑤血液琥珀酸浓度增加,可能源于肥胖相关的肠道菌群紊乱和渗透性改变。

Elevatedcirculatinglevelsofsuccinateinhumanobesityarelinkedtospecificgutmicrobiota

02-12DOI:10./s---2

TEM:禁食能否帮助“饿死”癌细胞?(综述)

Trendsin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IF:10.]

①癌细胞信号传导及代谢通路失调,导致葡萄糖摄入增多、线粒体功能改变及逃避抗生长信号;②禁食和模拟禁食饮食(FMD)可减少IGF-1和葡萄糖及相关信号水平,部分介导了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引发的不同反应;③可使正常细胞中TOR和AKT等通路下调、抗压力基因上调,保护其免受化疗等应激源的伤害(差异应激抗性);④还可使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更易感、提高治疗效果(差异应激致敏),或与癌细胞独特的代谢特征有关;⑤FMD或可用于辅助临床治疗。

Starvation,StressResistance,andCancer

02-17DOI:10./j.tem..01.

Cell子刊:禁食相关干预手段或可促进健康长寿

CellMetabolism[IF:18.]

不同禁食形式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包括有效性,作用机制、安全性;①禁食大于24小时将改变机体代谢,使更依赖于酮体样碳源而非葡萄糖;②间歇和周期性禁食、限时饮食(TRF)都有益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禁食和模拟禁食饮食(FMD)可成为预防和治疗慢性代谢疾病的潜在疗法;③FMD可促进肝脏组织/细胞再生、减少腹部脂肪沉积、恢复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改善神经再生和记忆;④不同禁食相关的干预手段,或可成为促进健康长寿的可行方法。

Fasting,CircadianRhythms,andTime-RestrictedFeedinginHealthyLifespan

-06-14DOI:10./j.cmet..06.

近8万人数据:ω-3脂肪酸补剂或对预防冠心病无效

JAMACardiology[IF:N/A]

①77?位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受试者(61.4%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4岁)的10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②补充ω-3脂肪酸(FA)与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任何冠心病事件和前驱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或使用他丁类药物患者的主要血管事件均无显著关联;③补充海洋源ω-3FA达4.4年与降低致命/非致命冠心病或任何主要血管事件无显著性关联;④该结论不支持有冠心病史的病人补充1g/dω-3FA的推荐,应考察较大剂量的作用效果。

AssociationsofOmega-3FattyAcidSupplementUseWithCardiovascularDiseaseRisks:Meta-analysisof10TrialsInvolving77?Individuals

01-31DOI:10.1/jamacardio..

NEJM:RV3-BB疫苗可从出生时有效防御轮状病毒

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IF:72.]

①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估RV3-BB口服疫苗对轮状病毒胃肠炎的预防效果,按新生儿或婴儿时间表接种3次;②符合方案分析(例)表明,完成全部接种的婴儿中,出生后18个月时,疫苗预防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的有效率为75%(新生儿时间表)、51%(婴儿时间表)和63%(综合);③意向治疗分析(9例)表明,未能按时接种疫苗的婴儿中,有效率分别为68%、52%和60%;④该疫苗可为新生儿从出生时起提供对轮状病毒的有效防护。

HumanNeonatalRotavirusVaccine(RV3-BB)toTargetRotavirusfromBirth

02-22DOI:10./NEJMoa

香港大学等:宏基因组分析结合菌株培养技术,揭示抗生素生物降解机理

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IF:6.]

①富集两年的活性污泥将作为碳源的磺胺嘧啶(SDZ)完全降解,节杆菌(Arthrobacter)和脂肪杆菌(Pimelobacter)在富集的菌群中所占比例最高,推测是主要的SDZ分解者;②2-氨基嘧啶(2-AP)是SDZ分解的主要中间产物,脂肪杆菌LG的菌株分离得益于2-AP对脂肪杆菌等菌群的选择作用;③SDZ在培养基中的分解,主要由特异性分解SDZ的节杆菌与特异性分解2-AP的脂肪杆菌共同作用;④宏基因组信息与菌株特征结合,有助于研究菌群功能和机理。

PartnershipofArthrobacterandPimelobacterinaerobicdegradationofsulfadiazinerevealedbymetagenomicsanalysisandisolation

01-29DOI:10./acs.est.7b

SP: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发育情况与足月儿有区别吗?

ScientificReports[IF:4.]

①收集45例母乳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从出生到生后60天的粪便,分析早产儿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发育;②影响肠道菌群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孕龄,抗生素使用有很强但短暂的作用,出生方式影响不大;③菌群发育主要分为4个阶段,分别由葡萄球菌、肠球菌、肠杆菌和双歧杆菌先后主导,肠球菌阶段只存在于极度早产儿,其存在或许延迟了菌群在这些婴儿中的演替发育;④适当护理条件下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其肠道菌群发育与足月婴儿并无太大区别。

Intestinalmicrobiotadevelopmentandgestationalageinpretermneonates

02-06DOI:10./s---x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陈绮翎,小胖子,MP,thislittlepiggy,小肠君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母婴:胖妈生胖娃,哪些因素在捣鬼?

菌群疗法新突破:追踪菌株,预测FMT后的患者菌群

低碳水饮食改善脂肪肝,菌群来帮忙

迎新春:华人团队近期肠道和菌群研究大放送

再添实锤:婴儿特应性皮炎与肠道菌群有关

菌群与免疫疾病的因果性研究:如何开展?有何进展?

Nature新研究:肠道免疫细胞如何“耐受”致病共生菌

两篇Cell子刊,再次聚焦肠道

9

吃太咸,易变笨,根子可能在肠道!

8

高通量+无偏差:16/18S测序新方法登上NBT

点击阅读原文,







































白癜风专家问诊百姓放心
白癜风症状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kfyy/5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