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这样一张心电图,你的诊断是什么?(点击查看大图)许多医生会不假思索地诊断:「窦性心律,双心房肥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没错,这是一份典型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但是仅此而已吗?心电图除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外,尚可见V?~V?导联R呈特殊的毛刺状小棘波,且多个导联QRS终末部都存在毛刺状小棘波。这种小棘波有什么特殊意义吗?(点击查看大图)(点击查看大图)这种特殊的毛刺状小棘波,就是Epsilon波。Epsilon波即右室晚电位,是QRS波群后出现的低幅棘波或振荡波,代表右室部分心肌细胞延迟除极。任何原因导致右室病变、右室扩大,心肌细胞坏死导致电激动电位延迟,产生较大晚电位,都可出现Epsilon波,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脏结节病、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和后壁心肌梗死等。参与右室延迟除极的心肌数量越多,Epsilon波越宽大。(点击查看大图)Epsilon波最常见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为进行性进展性心肌疾病,以室性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猝死为主要特征,男性多于女性,是运动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此例患者,男性,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十余次(心电图如下):(点击查看大图)心脏核磁共振示右心增大,右室壁变薄并向外膨隆,厚约1.3mm,右室流出道呈瘤样扩张,宽约5.0cm,右房横径5.1cm。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心电图未提示右室肥大,但是若能识别出异常的巨大的Epsilon波,有助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早期诊断。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50~70%为家族性,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萎缩、纤维脂肪组织替代,开始于心外膜下或中层心肌,后进展为全层心肌,出现右心室壁变薄、室壁瘤。典型部位为下壁、心尖、漏斗部的心室发育不良。少数病例左右心室同时受累,甚至以左心室受累为主。常发作单形性或多形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索他洛尔、胺碘酮等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射频消融、植入ICD、心脏移植等。(▲▼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策划:ly投稿:wangliya1dxy.cn题图来源: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xjbyx/1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