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医师
郑敏住院医师,医学博士,何怡华教授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及胎儿超声心动图学等。本期主讲内容感染性心内膜炎经常引起并发症。心内并发症包括瓣膜关闭不全,瓣周脓肿,瘘管,穿孔,二尖瓣-主动脉瓣间纤维瘤,真性动脉瘤以及因赘生物接触引起的继发感染。
让我们来谈谈其中的一些并发症。这个例子是食管中段短轴和长轴切面,显示的是主动脉瓣周脓肿。据报道,发病率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30%至40%,并且主动脉瓣比二尖瓣更易感。
由于该患者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在持续菌血症,持续发热和传导异常的情况下,应想到瓣周脓肿。
另一个并发症是瘘管形成。这是二尖瓣心内膜炎的一个例子,患者存在从左心房到右心房的瘘管。一项针对近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经食道和经胸超声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在手术室中53%至97%的病例有瘘管痕迹。总的来说,在1.8%的原生瓣膜IE病例和3.5%的人工瓣膜IE病例中有瘘发生。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的另一个常见部位是二尖瓣主动脉瓣间纤维。主动脉和二尖瓣在解剖学上靠纤维组织相连。如红色箭头所示,您可以在3D经食管外科视野中看到该区域。
这是瓣间纤维的食管中段视图。您会看到白色箭头指示的缺陷,即穿孔,并且通过彩色多普勒和3D视图进行了演示。这是3D经食道超声视图上的相关场景,您可以看到血流在穿孔部位进出。
有时还可以在二尖瓣主动脉瓣间纤维观察到假性动脉瘤。在彩色血流中可以看到动脉瘤囊中有血流进入。
除了我们刚刚讨论的心脏并发症外,还有栓塞的风险。栓塞是IE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发生在13%至49%的患者中。危险因素包括在确诊后的两周内,大于10mm的赘生物,赘生物活动度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真菌感染,抗磷脂抗体阳性,以及左侧与右侧受累的危险因素相互矛盾。
这是一个栓塞风险极高的例子。此人患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赘生物位于p2区,大于1厘米,活动性强。
手术适应证可分为3个主要类别,超声心动图是对此进行评估的主要方法。首先是赘生物。栓塞后仍持续存在的赘生物,或者确诊后2周内发生1次以上的栓塞事件。二尖瓣前叶上大于10毫米赘生物,或者尽管使用了抗菌剂,但尺寸不断增大。第二类是瓣膜功能障碍,伴有心力衰竭的急性反流或难治性心力衰竭。第三是瓣膜并发症,例如瓣周扩张,开裂,破裂或瘘管,新的传导疾病,大的脓肿或尽管使用了抗菌剂脓肿仍继续扩大。
预防新的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满足两个标准。首先是高危心脏病。其次是高风险操作。高风险的心脏疾病包括机械和生物人工瓣、人工材料用于心脏瓣膜修复、经导管植入的瓣膜、IE的既往病史、未修复的紫绀性心脏病、6个月内已经导管修复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脏移植后发生的原发性心脏瓣膜反流。高风险操作包括涉及对牙龈组织或牙齿根尖周围区域进行操作的牙科手术。不包括常规的牙齿清洁。以及涉及切开或活检的呼吸道手术。不再推荐用于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包括二尖瓣脱垂的获得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疾病,或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最后,我想谈几点重点。尽管最近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感染性心内膜炎仍然是一种严重而致命的疾病。高危患者或TTE发现有高风险的患者应接受TEE。心肌灰度,叶状/带蒂状以及位于瓣膜上游的独立运动的团块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远端栓塞,脓肿,穿孔和瘘管形成是已知的并发症。接受某些牙科或呼吸道手术的高危患者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谢谢。
(本期完结)
责任编辑何怡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负责人,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主任,十三五重大出生缺陷重点研发项目首席专家。牵头撰写《胎儿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咨询及围产期管理指南》等。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周围亲友;如果您想给我们留言,可以直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