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型不同也能移植广州5月龄宝宝换心成

医院复查时,小乐(化名)恢复良好,脸蛋儿红润且精神。5个月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的“新生”来源于一份大爱的捐赠,与一群白衣天使的全力以赴。

术后,医护人员照顾和守护小乐恢复

12月16日,医院获悉,该院近期为一名5月龄婴儿成功进行了“ABO血型不相同且不相容的跨血型心脏移植”,是目前华南地区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心脏移植成功出院的患儿。

惊慌:宝宝吐奶就医,竟查出扩张型心肌病

今年8月,2个月大的小乐经常吐奶,小乐妈妈不放心,医院检查。幸运的是,接诊的儿科医生经验丰富,结合检查找到了小乐真正的病因——扩张型心肌病。

“我还以为是小孩子的消化问题,听到诊断时,整个人都慌了。”小乐妈妈得知心脏移植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辗转求医医院。

医院心脏移植与辅助外科副主任吴敏说,心肌病是儿童心脏移植的首要原因。扩张型心肌病有时发病表现比较隐匿,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饮食、作息、情绪、神态等发生不明原因的改变,建议尽早就医。

但是,临床上许多家长听说心脏移植,都会有一些犹豫,有的甚至因此错过了最佳的移植时间。但小乐一家非常坚定,立刻就下了做心脏移植手术的决定:“不放弃任何的希望!”

“全国婴幼儿、特别是低体重婴幼儿的心脏移植开展很少,我国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尚少。”医院心外科副主任黄劲松介绍,婴幼儿心脏移植手术本身难度就比成人心脏移植手术高,再加上患儿年龄小、体重低,手术风险就越大。

但在医院,小乐妈妈看到了希望。该院心外科团队曾成功为体重只有1.09公斤的超早产儿开展心脏手术,在婴幼儿、低体重儿心脏手术方面,医生们已经是“熟手”了。

挑战:血型不同的心脏,连接生命的希望

小乐入院后,新的问题出现了——婴幼儿的供心来源非常稀缺,而适合5个月宝宝的心脏更为罕有。小乐的病情,在等待中加重。

对于小乐妈妈而言,等待合适的供心,就是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的挣扎。她第一次接到可能有合适供体的电话,就医院,最后却因为供者心脏太大而无法适配;第二次,她再次带着希望前往,却因为供者心脏状况不佳而只能继续等待。

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医院心脏移植、心外小儿、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以及心外小儿监护团队多次开展多学科会诊,在了解到患儿体内抗体水平较低时,移植团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扩大供心的接收来源,包括血型不相同且不相容的供体。

ABO血型是心脏配对基本原则,如果血型不相容,移植者术后就会出现强烈的免疫排异反应。但是,两岁以下的儿童体内免疫机制尚不完全,此时进行跨血型的移植手术,有可能“骗过”免疫系统。

“就像是体内的‘派出所’还没把身份证发给居民,我们就把心脏移植进去,假装体内的居民,这样就骗过了体内的血型免疫机制。”吴敏说。

扩大“搜索范围”后,小乐终于等到了合适的心脏。一名4岁孩子的捐赠,与小乐的心脏大小正好合适。但是,这个心脏是B型血,而小乐是A型血。

吴敏介绍,A型血的人可能存在抗B的表面抗体,如果心脏要跨血型适配,小乐体内的抗B抗体要足够低。“我们术前仔细筛查了患儿抗B抗体,并制定了围术期安全有效的免疫诱导方案,保证ABO不相容的跨血型移植可以顺利进行。”

“新生”:一颗心的跳动,一群人的守护

11月13日,黄劲松带领移植团队及心外小儿团队,为小乐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

手术现场

供者的心脏只有成人半个手掌大,移植术中,医生所有的操作都极其精细,所用的手术器械、缝线等都非常“迷你”。虽然手术难度高,但医生们都很有信心——年,该团队为一名9月龄的婴儿实施了全国首例ABO血型不相容的心脏移植手术。有了首次的成功经验,团队做第二次同类手术底气更足了。

7个小时后,移植手术顺利完成。为了减少小乐手术麻醉后的损伤,麻醉医师为小乐实施了“超快通道复苏”。

医院麻醉二科(心外)副主任梁杰贤介绍,“超快通道复苏”是指手术完成后,医生在手术室内为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尽快地减少气管插管对患者带来的并发症,让患者更快康复。

但要做到这一点,麻醉医师需要有很高的麻醉把控能力:既要在术中保持绝对可靠的镇痛效果,也要求术毕患者能够快速清醒。手术前,移植团队及麻醉团队就制定了精准的麻醉方案,小乐也得以通过“超快通道复苏”,在清醒的状态下送入了重症监护室。

经过心外科小儿重症监护团队9天专业细致的治疗及护理后,小乐转到了PICU。在PICU精心调养11天后,小乐终于出院了。

“移植手术成功,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医院心脏移植团队吴怡锦医生说,接下来,小乐还要面对着排斥反应、感染风险、营养发育等问题。医护人员将与他一起“升级打怪”,改善及提高他后续的生活质量。

来源:广东健康头条南方+客户端(记者朱晓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engdameikuang.com/ysty/12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