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如何抗血小板治疗?
1.择期非心脏手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治疗而面临外科手术或其他有创操作时,是否停用抗血小板治疗要平衡手术带来的出血风险和停药后ACS患者血栓事件的风险。
避免过早停用P2Y12受体拮抗剂,尽量推迟手术到患者完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未植入支架的患者至少应用1个月,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患者至少用12个月。
必须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采用抗凝药物(普通肝素或LWMH)或静脉抗血小板药物(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术前“桥接”。此时,建议相关学科共同决定抗栓治疗策略。
如进行小型牙科手术、皮肤科操作、白内障手术等出血风险低的手术,评估后可继续服用。
对于心脏事件危险较低的患者,手术前停用抗血小板治疗,术前5~7d停用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拮抗剂,术后24h(第2天早晨)保证止血充分后重新用药。对于心脏事件危险较高者建议不停用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至少停用5~7d。
2.紧急非心脏手术:口服阿司匹林和/或P2Y12受体拮抗剂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或围术期有威胁生命的出血风险时,建议输血小板或给予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
-----------------------
围术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肌缺血的选择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就非心脏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肌缺血的问题给予如下建议:
1.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围术期起始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属常规,应按个体化原则在仔细权衡获益-风险后做出临床决定。
2.因心绞痛、冠心病、心力衰竭、有症状心律失常或高血压等明确适应证而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围术期应继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
3.冠心病患者或有明确心肌缺血证据的高危患者,如尚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在择期血管手术前可考虑根据心率和血压使用β受体阻滞剂,注意剂量调整。
4.择期手术患者如考虑β受体阻滞剂治疗,应在术前至少2d(争取1周)起始,从较小剂量开始,按心率和血压逐步上调剂量[围术期的目标心率为60~80次/min,同时收缩压mmHg],术后继续应用。
5.不推荐手术前短时间内不经剂量调整而直接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
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