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心外科程云阁医生
“脚气病”和“脚气”不是一回事。医学上的“脚气病”是指因为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
由于维生素B1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症状,被称为脚气病(Beriberi)。循环系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周围血管扩张、心动过速、气促、胸痛和循环衰竭等,称为脚气病性心脏病或“湿性脚气病”。
早期脚气病症状缺乏特异性,如食欲不佳、腹部不适、便秘、易激动、烦躁、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等。以后心血管系统或神经系统表现突出。脚气病性心脏病的病情发展快,初期有心悸、气促、心动过速、脉压差增大等表现,以后可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不及时治疗常发生右心衰竭乃至左、右心衰竭,常伴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
脚气病性心脏病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营养障碍性心肌病之一,明确诊断后若能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假若误诊或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发生猝死或死于进展性心力衰竭。
1.人为什么会得脚气病性心脏病?
人体需要不断的能量供应,能量的来源主要靠葡萄糖代谢供给,葡萄糖代谢必须有维生素B1作为辅酶才能完成。心脏和神经系统是人体中代谢最旺盛、耗能最多的脏器。当维生素B1长期缺乏时,就会引起葡萄糖代谢障碍,继而产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发脚气病性心脏病和韦尔尼克脑病。
维生素B1在人体内不能合成,贮备量也有限,需要依赖外源供给。凡摄入量不足、损失增多和需要量增加均可引起维生素B1缺乏。
(1)维生素B1摄入量不足见于长期吃精粮、烹调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等生活方式。喝大量咖啡和发酵茶叶的茶会减少维生素B1的吸收。
(2)维生素B1的损失增多见于慢性胃肠疾病、长期大量饮酒、长期使用利尿药、血液或腹膜透析等情况。
(3)维生素B1需要量增加见于孕妇、乳母、儿童生长发育期以及长期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2.怎样治疗脚气病性心脏病?
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1治疗,常能使病情迅速好转。
对一般患者的治疗,除了改善饮食营养、口服维生素B1外,也可加用酵母片和其它B族维生素。对急重患者应早期给予维生素B1肌肉注射,心力衰竭可于短期内迅速好转,心肌病变恢复较慢,急性期过后可改为口服给药。
3.怎样预防脚气病性心脏病?
预防脚气病是预防脚气病性心脏病的最根本途径,最重要的措施是合理营养以保证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足量的维生素B1。稻米不宜加工过细,食物来源多样化,用新鲜食物代替腌制食物,注意烹饪方法。妊娠期、哺乳期或患腹泻、消耗性疾病时,要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量。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对抗硫胺素的生理作用,阻碍丙酮酸的氧化;利尿剂可使硫胺素的排泄增加。上述情况应予注意,避免医源性脚气病的发生或加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敬请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心血管领域最新动态
z